猎户座里有一片天区,用肉眼看或普通望远镜拍,那里几乎什么都没有——漆黑一片,零星

夜安赏世界 2025-11-05 22:47:15

猎户座里有一片天区,用肉眼看或普通望远镜拍,那里几乎什么都没有——漆黑一片,零星散落几颗星星,像被墨水泼过的画布。这片区域有个编号,叫LDN 1641,是一大片尘埃气体云的一部分,距离我们1300光年。天文学家管这种地方叫暗云,顾名思义,就是黑得看不见东西。

但欧洲空间局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换了一双眼睛再看,景象完全变了。

~~~~

红外线的魔法

欧几里得装备了一台叫NISP的红外相机。红外线是一种波长比可见光更长的电磁波,我们人眼看不到它,但它有个特别的本事:能穿透尘埃。

为什么呢?宇宙中的尘埃颗粒特别擅长阻挡可见光,就像浓雾会挡住车灯一样,光线被散射和吸收得七零八落。但这些尘埃颗粒的尺寸,对于波长更长的近红外线来说,就显得粗糙了,拦截效率大大下降。

于是,当欧几里得用红外眼睛扫过LDN 1641,黑暗褪去了。无数颗恒星从尘埃帷幕后显现出来,密密麻麻铺满视野,橙色和棕色的气体尘埃丝带在星海中蜿蜒升腾,像是宇宙深处飘起的轻烟。

~~~~

恒星的托儿所

这片暗云不只是藏着已经存在的星星,它本身就是一座恒星托儿所。那些尘埃和气体正是制造恒星的原材料。

图中能看到许多非常年轻的恒星,它们还被包裹在诞生时的尘埃茧里。更有趣的是,有些天体正在向外喷射物质,这是恒星形成过程中的典型标志。当气体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中心温度和压力越来越高,最终点燃核聚变反应,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但这个过程并不安静,坍缩的物质会沿着磁场方向,从恒星的两极高速喷射出去,形成壮观的喷流。

在欧几里得拍摄的图像中放大细看,这些喷流呈现出洋红色的斑点和卷曲状,像是宇宙在画布上随意挥洒的笔触。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恒星生命最初的呐喊。

图像左上角,尘埃遮挡逐渐减弱,视野向更遥远的宇宙敞开。在我们银河系恒星的背后,许多河外星系若隐若现——那是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光年外的世界,静静躲在这片星海深处。

~~~~

一次校准测试的意外收获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9月,原本只是欧几里得望远镜的一次技术测试。

任务团队需要调校望远镜的指向能力,确保它能精准地对准目标。为了测试,他们需要找一片在可见光波段几乎看不到什么星星的天区。这样更容易检验指向系统是否工作正常。LDN 1641的这块区域,当时恰好是欧几里得能够观测到的、最符合条件的地方。

测试很成功。欧几里得证明了自己能够非常可靠、极其精确地指向预定方向,这对它完成主要任务至关重要。欧几里得的首要目标是绘制迄今最庞大的河外宇宙三维地图,帮助科学家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对大片天区进行极其清晰的成像。

这张图像覆盖了约0.64平方度的天区,相当于满月面积的三倍多,而拍摄时间还不到五个小时。这种效率背后,正是精准指向能力的支撑。

但这次校准测试带来的,不只是技术参数的确认。它顺便为我们揭开了一片黑暗云背后的秘密,捕捉到恒星诞生的现场。这正是科学探索的迷人之处:当你为一个目的出发,沿途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在等着你。

欧几里得的主业是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追寻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踪迹。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会积累海量的观测数据,其中包括银河系内许多有趣区域的详细图像,以及无数河外星系的肖像。这些数据将为天文学的许多不同领域,打开新的研究之门。

黑暗从来不是空无一物,只是在等待合适的目光。

~~~~~~

图源:ESA/Euclid/Euclid Consortium/NASA,后期:M. Schirmer (MPIA, Heidelberg)

信源:ESA官网新闻稿

0 阅读:0
夜安赏世界

夜安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