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东方大国中国正式宣布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税率。但是不是全面放开,是对一些刚需商品实行的,而且很精准,都是我们需要的。 其实这波政策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中美在吉隆坡磋商后的默契,美方先下调了芬太尼相关商品关税,中方紧接着给出回应,而且特意设了一年期限,既显合作诚意,又留了灵活调整的空间。 重点受益的都是刚需行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纺织服装这些中国出口的王牌领域,恰恰是美国供应链离不了的。就说锂电池吧,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高达80%,关税稳定了,他们的产业布局才能踏实。 这10%既是底线,也是缓冲:一方面能避免美国商品无差别冲击国内产业,比如咱们的本土汽车、农产品企业,不会因为关税全免而被挤垮;另一方面也留着谈判筹码,毕竟贸易博弈讲究“互相让步”,不能咱们单方面完全取消关税。 对企业来说,这更是个好消息。比如做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进口美国大豆成本降了,毛利率能提升不少;工程机械、跨境电商这些依赖中美贸易的行业,订单可能会明显增加,甚至外资也会更愿意来合作。这不是“牺牲国内利益”,而是通过稳定产业链,让更多中国企业能拿到订单、赚到钱。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