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教师公开怒怼“家长监督批改作业”的现象:“让家长干老师的活,那要老师干嘛?

笔尖下说法 2025-11-06 20:32:47

一位老教师公开怒怼“家长监督批改作业”的现象:“让家长干老师的活,那要老师干嘛?” 这话戳中无数家长痛点——白天上班赚钱,晚上熬夜盯作业,没学历的家长更是愁破头。网友吵翻了天,有人怀念以前老师熬夜改作业的日子,也有退休老师觉得“监督字迹不过分”。这事看似是家校矛盾,实则是教育边界的混乱,今天就聊聊这事里的理儿和法律规矩! 一、家长熬夜改作业,老师理直气壮?老教师戳破真相 家人们,你家是不是也上演过“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戏码?白天在公司累得直不起腰,晚上回家还得强打精神,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写作业、改错题,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 有家长忍不住问老师:“改作业不是老师的工作吗?为啥要推给我们?” 结果老师还挺理直气壮:“这就是家校共育啊!孩子在学校我管,在家写作业家长不监督,难道要我去你家盯着?”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萧斌臣老教师直接站出来打脸:“这就是严重的错误!” 他的话一针见血: 第一,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啥?是老师要考察学生学没学会,批改的时候才能发现问题、针对性辅导。可现在很多老师嫌批改作业麻烦,就把活儿甩给家长,还美其名曰“家校共育”,本质就是推卸责任! 第二,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辅导啊!有的家长学历不高,连孩子的题目都看不懂;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老人连字都认不全,咋改作业?这不是给家庭添矛盾吗? 第三,会惯坏孩子!家长天天盯着写作业,孩子就养成了依赖——你不坐在旁边,我就不写、写不好。到了考试没人盯,直接懵圈,连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没了,这孩子不就废了吗? 萧老师还说:“有人劝我别讲,说老师会不高兴。我管他们高不高兴,违背教育规律、推卸责任的事,就该说!” 二、网友吵翻了:以前老师熬夜改作业,现在咋变了? 这事一曝光,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 怀旧派家长吐槽:“以前我们小时候,歌里都唱‘老师的窗前灯光仍在亮’,老师批改作业到深夜,现在这样的老师还有吗?” - 共鸣派家长抱怨:“我小时候自己上下学、自己写作业,照样考大学!现在倒好,家长要接送、要改作业、要轮流管班级、还要打扫卫生,到底谁是老师啊?” - 退休老师现身说法:“我以前也让家长帮忙,但只要求看孩子字迹工不工整、有没有按时完成,从不让家长改对错——学生没学会是老师的责任,这个底线不能破,我觉得这要求不过分吧?” - 也有老师委屈:“现在老师的活儿也多啊,除了教书,还要做各种台账、搞活动、应付检查,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批改所有作业,也是没办法!” 其实大家的核心矛盾就一个:家校共育的边界到底在哪?家长该帮忙,还是该包揽老师的本职工作? 三、法律解读:改作业是老师的义务,家长没这个责任! 很多人觉得“这事就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但从法律角度看,这里面其实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不是想推就能推的! 1.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法定义务,不能随便甩锅 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老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是教学闭环的关键,根本不是可推卸的“额外工作”。 把批改作业的核心责任(比如判断对错、讲解错题)推给家长,本质上是未履行法定职责,是失职行为。所谓的“家校共育”,绝对不是让家长替代老师干活! 2. 家长的“配合义务”,不是“替代义务” 法律确实鼓励家校合作,家长有义务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工作,但“配合”不等于“包办”。比如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提醒孩子整理书包、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这些是合理的配合。 但让家长批改作业、讲解知识点,就超出了“配合”的范围——家长的角色是监护人,不是代课老师,没有教书育人的法定职责,也没有这个专业能力。 3. 教育部门早有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其实教育部早就明确发文,严禁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将家长变成“助教”。这不是空话,是有政策依据的,目的就是划清家校边界,让老师回归本职,让家长不再疲于奔命。 如果老师强行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家长可以向学校或教育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用硬扛! 四、结论:家校该各司其职,你觉得家长该改作业吗? 老教师的怒批,戳中了教育的核心问题:边界感。老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家长的责任是陪伴成长、引导习惯、给予关爱,各司其职,教育才能有序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老师的活儿推给了家长,家长又因为焦虑过度干预孩子,导致“老师不像老师,家长不像家长,学生不像学生”。教育越来越卷,家长和老师都累,最终受苦的还是孩子。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家长应该帮老师批改作业吗?你家有没有过“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经历?你心中的“家校共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5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