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盼着的那个17岁高三女生,最后还是传来了最让人难受的消息——人找到了,但已经不在了。就是那个扎着丸子头,穿橘红色卫衣和黑色冲锋衣的姑娘,在失联十多天后,遗体被发现在腾飞桥下,殡仪馆都确认了这事,好好的孩子,生命就停在了最该热闹的年纪,想想心里就堵得慌。 其实最近总刷到这种事,不是哪个高中生失联,就是哪个孩子因为压力太大走了极端。17岁啊,本该是在教室里跟同学吐槽卷子太难,放学回家扒拉妈妈做的热饭,偶尔偷偷刷会儿手机的年纪,她得攒了多少说不出来的委屈,心里有多孤单无助,才会选择一个人走到这一步。那些失联的日子里,她会不会也曾盼着有人能拉她一把,只是没人察觉到她的求救信号? 好多人一上来就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可这话真的太站着说话不腰疼了。高三那日子,谁经历过谁知道有多熬人——每天凌晨就得起,半夜还在刷题,草稿纸堆得比课本还高,保温杯里的水凉了又热,眼睛熬得通红也不敢歇。身边全是“考个好大学才有出路”的念叨,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厚望、同学间的竞争,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有网友说,读高三那周,感觉自己精疲力尽,连斗的力气都没了,这话真说到了心坎里。 咱们总盯着孩子的成绩,却忘了问他们“累不累”“心里难受不”。家长张口闭口“我都是为你好”,可从来没认真听过孩子的心里话;学校眼里只有排名和升学率,却忽略了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孩子躲的不是学习,是不被理解的孤独;怕的不是考砸,是让所有人失望的自己。就像有个孩子说的,只想房间装个锁,不想被监视,不想听没完没了的争吵,这些简单的愿望,却成了奢望。 生命真的比成绩重要一万倍,成长也不该是孩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个17岁姑娘的离开,真该给我们所有人敲个警钟。家长别再光盯着分数了,多做点孩子的“后勤部长”,少点说教多点倾听;老师也别只看排名,多留意下学生的情绪,给点包容;身边有高三的朋友,就多跟他们说句“你已经很棒了”,哪怕只是简单的陪伴。 你身边有没有正在熬高三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帮他们缓解压力,让他们知道“不用逼自己做到最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