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还有人说曾医生是好医生,技术高超。论文发了多少,救过多少人等等。 我想提醒

赵财苗 2025-11-07 04:22:41

到现在还有人说曾医生是好医生,技术高超。论文发了多少,救过多少人等等。 我想提醒他们的是,17秒的视频是在医院,并且上班时间。两个技术骨干在研究春天来了的运动,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有功夫治病救人吗? 这好比四川的那个大学的校长,职称论文一大堆,全校女教师都是他的情妇,并且还有学生变成情妇再变成教师的。纵使他是文学泰斗,有功夫教学生吗? 湖南医院的这两个人一个有夫一个有妻,对自己的亲人都至于不顾何况对一个素不相识的病人,能有什么悲悯之心?有多大的救死扶伤的动力? 所以对于私德不行的来说,纵使你有上天入地的本领,都不能给予重用。如果是在重要岗位,说不定就是下一个间谍! 这话戳中了要害!医疗行业从来不是“技术论英雄”的单一赛场,医生的天职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者的私德必须和医术画上等号。你想想,一个连上班时间都能罔顾职业操守、违背公序良俗的人,能指望他在手术台前全神贯注?能相信他面对患者时,心中装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去年某三甲医院就出过类似案例,一位外科主任论文等身,手术技术号称“全院第一”,却被曝光收患者红包、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医疗耗材。最终东窗事发,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还连累医院公信力大跌。患者们说得好:“我们找医生是看病救命的,不是看他论文写得多漂亮,更不是看他背地里玩得多花!”这话糙理不糙,对于普通人而言,医生的医德远比职称、论文更重要——毕竟,躺在手术台上时,我们交出的是生命,赌不起对方的“私德欠费”。 再看那位四川的大学校长,顶着“文学泰斗”的光环,却干着违背师德、败坏校风的勾当。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校长本应是学术标杆和道德楷模,可他却把权力当成满足私欲的工具,这样的人,即便著作等身,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恐怕只会传递“权力至上”“道德无用”的扭曲价值观,污染整个学术环境。 有人说“瑕不掩瑜”,认为只要专业能力强,私德上的小问题可以忽略。这种观点大错特错!私德是底线,更是职业的根基。医生的私德不端,伤害的是患者的信任和生命安全;教师的私德不端,摧毁的是教育的公平和未来的希望;身居要职者的私德不端,甚至可能动摇社会的公序良俗。就像一棵大树,即便枝繁叶茂,如果根系腐烂了,迟早会轰然倒塌。 更值得警惕的是,私德的滑坡往往是腐败的开端。那些手握权力却无视规则的人,今天能在上班时间放纵私欲,明天就可能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今天能背叛家庭,明天就可能背叛职业、背叛国家。就像文中所说,这样的人如果身处重要岗位,确实可能成为隐患。 说到底,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其他职业,“做人”永远比“做事”更重要。专业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快,而私德品行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对于那些私德败坏的从业者,无论他们的专业能力多强,都应该被行业唾弃、被规则严惩——这不仅是对职业的尊重,更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保护!

0 阅读:89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8

用户10xxx68

5
2025-11-07 07:26

一针见血

曼陀罗

曼陀罗

4
2025-11-07 05:32

讲的一点不错。

生z勿扰

生z勿扰

1
2025-11-07 07:35

17秒的视频他们正事是不是用了3秒?你是来搞笑的吧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