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反对票都没有!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这哪是团结,这分明是全党的集体焦虑,是溺水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没有一张反对票的朱拉汶成为了泰国的新老大,一下子站到了泰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可这看似铁板一块的支持,背后全是为泰党的无奈。 为泰党曾经也是泰国政坛的 “顶流”,靠着他信家族攒下的底层民意,选举时经常顺风顺水。 可现在早就没了当年的风光,前领袖佩通坦因为 “通话门” 丑闻,被宪法法院罢免了总理职务,支持率跌到只剩 9.2%。 党内不少议员见势不妙,直接叛逃到其他政党,连补选都输给了主要对手自豪泰党。 更让人头疼的是,曾经的对手远进党虽然被解散,可它的继承者人民党民调一路走高,把大量年轻选民都吸了过去。 为泰党夹在中间,眼看就要沦为第三大党,这种时候根本不敢再内斗,只能赶紧找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稳住局面。 朱拉汶能脱颖而出,也是有原因的,这位 50 岁的少壮派,父亲是党内元老,自己做过两届财政部副部长,懂经济还没跟任何派系结过怨。 他既不沾他信家族的边,也没和军方有过冲突,成了各方妥协的最佳人选。 泰国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 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25 年 GDP 只能增长 2.4%,比去年还慢。 不少普通家庭都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旅游业这个 “钱袋子” 也不给力,2025 年预计只能接待 3200 万外国游客,中国游客数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还被马来西亚分流了不少客源。 制造业也面临挑战,周边国家都在抢着吸引外资,泰国却还在政坛内耗。 为泰党选朱拉汶,其实是想继续走亲近军方的路线,毕竟泰国 82 年里发生过 20 次军事政变,任何政党都绕不开军方这道坎。可这种妥协能不能管用,谁心里都没底。 朱拉汶要讨好军方,就得照顾保守势力的利益,可为泰党的根基在底层民众,两边诉求根本不一样。 要是为了讨好军方放弃民生政策,选民肯定不买账;要是坚持原来的路线,又可能惹恼军方,重蹈佩通坦的覆辙。这种两难处境,不是换个领袖就能解决的。 15 张弃权票其实已经说明问题,党内不是真的毫无顾虑,只是现在没别的选择。 泰国的底子并不差,有漂亮的海滩,农业和制造业基础也扎实,只要能放下内耗,把心思放在改善民生上,比如简化签证、打击诈骗、帮中小企业减负,未必不能走出困境。 国家发展就像过日子,光靠表面的团结没用,得真真切切解决老百姓的难题。 朱拉汶能不能带领泰国走出泥潭,关键看能不能平衡好各方利益,把经济搞上去。 毕竟对普通人来说,钱包鼓起来、日子过舒心,比什么 “零反对” 的选举结果都重要。 真正的团结从不是选票上的清一色,而是朝着好日子使劲的默契。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要泰国能聚焦发展、少点内耗,就总有摆脱困境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