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一国两制?那就直接一国一制!”台湾马英九公开表示,不拒绝统一,但前提是和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7 15:03:14

“不接受一国两制?那就直接一国一制!”台湾马英九公开表示,不拒绝统一,但前提是和平民主,然而国台办对当前局势态度明确,从未放弃武力选项,而台湾如今早已无力主张“和平统一”。 马英九时期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表面是“维持现状”的平衡术,实则是将统一问题无限期搁置,甚至通过“一中各表”拓展所谓“国际空间”。 这种策略曾被学者批评为“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本质上仍是回避核心矛盾。 马英九曾提出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却因美国施压设置高门槛而未能推进,加之其对“一国两制”的误解(认为统一意味着“治权统一”,忽略“一国两制”本就允许台湾保留现有社会制度),导致两岸和平进程停滞。 更关键的是,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如民进党推动“去中国化”教育、篡改历史教科书),让“和平统一”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如今的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通过“去中国化”手段强化“台独”意识形态,岛内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不少被教材误导,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常识都逐渐模糊,甚至有人误以为“两岸是两个国家”。 “台独”分子借机闹事,赖清德在公开场合喊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民进党还在议会推动“修法”,试图将“台独”理念写入所谓“宪法”。 这种情况下,马英九再提“和平民主统一”,别说大陆不买账,连他自家深蓝阵营的支持者都不认可。 其实,马英九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说到底是政治算计:执政时搞“维持现状”,是怕得罪岛内“独派”选票,同时想靠大陆红利捞政绩,给自己留个“两岸和平推动者”的名声;现在不在位了又喊“和平统一”,一方面是想稳住深蓝基本盘,另一方面是想在两岸间留个“中间派”位置,万一将来有谈判机会还能插一脚。 他嘴里的“和平民主统一”,听着美好,实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从外部看,美国没打算让两岸安安稳稳统一,去年美国对台军售金额突破30亿美元,比前年多40%,还逼着台湾买“不对称战力装备”,想让台湾当“抗中桥头堡”; 从内部看,国民党与民进党斗得你死我活,为了选票什么都做得出来,民进党骂国民党“亲中卖台”,国民党骂民进党“搞台独会毁了台湾”,连个基本的两岸政策共识都没有,更遑论推动“和平统一”。 国台办说不放弃武力选项,从来不是想主动打仗,而是怕“台独”分子闹得太过分,怕外部势力把台湾拖进火坑。 大陆一直给和平统一留着最大余地:推出31条惠台措施、26条措施,让台胞在大陆能享受和大陆同胞一样的教育、医疗、就业待遇;还跟台湾合作搞海峡两岸合作打击犯罪、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等项目,就是想让两岸同胞多受益。 可台湾有些人就是不领情,一边想拿大陆的红利,一边又不想推进统一,甚至配合美国“以武谋独”,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只会让台湾失去更多机会。 其实,马英九当年执政时,两岸关系确实有过“蜜月期”: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23项协议,两岸实现“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行,ECFA签署让台湾经济获得活力。 但这些“繁荣”背后,是马英九对“台独”势力的妥协,他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坚持“一中各表”,把两岸关系定位为“两国”,为“台独”分裂留下了空间。 当时的台湾民众或许感受到了两岸交流的红利,却没意识到,这种“不统不独”的状态,其实是在消耗台湾的发展机遇,让台湾逐渐失去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 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一切都变了。 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搞“去中国化”,推动“渐进台独”,甚至与外部势力勾连,试图“倚美谋独”。 这种行为直接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导致两岸交流陷入停滞,台海局势日益紧张。 而台湾民众呢?他们原本期待的“维持现状”并没有实现,反而因为民进党当局的挑衅,面临着战争的风险。 2024年台湾民调显示,有超过60%的民众反对“台独”,认为“台独”会导致战争,超过50%的民众希望两岸恢复交流。 这说明,台湾民众已经看清了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本质,他们想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是发展,不是对抗。

0 阅读:0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