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3岁男子丢下怀孕5个月的妻子再也没有回来,妻子不听劝阻,坚持生下了儿子,如今孩子5岁了,妻子告诉孩子“你爸爸是英雄”。 陈红军是甘肃两当县农村出身,大学毕业时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可看到征兵消息后,他毅然放弃安稳工作,24岁那年奔赴边防。这一去,就是11年的雪域坚守,直到生命定格在33岁。 喀喇昆仑高原海拔超5000米,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60%,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巡逻时还要防范雪崩和滑坡。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全团最年轻的营长,带出了“铁拳尖兵”的称号。 战友们记得,他总把大衣让给生病的同志,自己忍着严寒,还会在艰苦环境里给大家打气。新式装备列装后,他带头钻研,带领部队实现“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2014年探亲时,陈红军认识了同乡姑娘肖嵌文,两人聚少离多,婚后更多是书信和视频联系。他的钱包里一直装着结婚照,从不错过任何一个纪念日,把爱意藏在细节里。 2020年初,妻子怀孕的消息让他满心期待,战友们常看到他翻看育儿资料,规划着退伍后陪伴家人的日子。 可边境局势突然紧张,外军公然越界挑衅,他奉命带队支援,在战斗中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时,肖嵌文正在做产检,原本想分享胎儿安好的喜讯,却接到了丈夫牺牲的通知。亲友和婆婆都劝她放弃孩子,但她坚持这是丈夫留下的念想,一定要生下来。 2020年10月,孩子顺利降生,肖嵌文给儿子取名陈启航。独自带娃的日子充满艰辛,深夜哭闹、医院奔波、生活压力接踵而至,最难得是面对孩子一次次追问“爸爸去哪了”。 三岁那年,儿子第一次问起爸爸,肖嵌文指着家里的军装照片,告诉他爸爸是守护国家的军人。她把丈夫的勋章、情书仔细收好,想等儿子长大后,亲手转交这份特殊的精神遗产。 五年来,陈红军生前所在的部队从未忘记这对母子,逢年过节都会上门探望,还设立了专项助学金保障孩子成长。政府部门也为肖嵌文协调了西安音乐学院的正式教师编制,让她重拾专业。 作为声乐硕士,肖嵌文重新站上讲台,2024年底还带着学生举办了音乐会。她还担任“陈红军民兵连”的荣誉指导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热爱祖国、坚守责任。 如今5岁的陈启航已经学会了敬礼,在幼儿园里,他会主动跟同学讲爸爸的故事。部队营区门口,那座他和战友们亲手制作的铁拳雕塑,仍在守护着雪域边关。 陈红军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中央军委追授他“卫国戍边英雄”称号,他的事迹被永远铭刻在喀喇昆仑的群峰之间。这份清澈的爱,不只是牺牲瞬间的光芒,更在母子俩的坚守中延续。 英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而是关键时刻选择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肖嵌文用五年时间诠释了坚守,孩子用童真传承了荣耀,部队和社会的关怀则让英雄精神从未褪色。 你觉得英雄精神该如何在平凡生活中传承?对于这对母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共青团中央——你爸爸叫陈红军,是个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共和国功勋人物丨陈红军:功勋闪耀喀喇昆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