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欲推卫星服务对华脱钩遭质疑 最近印度太空监管机构IN-SPACe的一系列动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08 22:44:05

印度欲推卫星服务对华脱钩遭质疑 最近印度太空监管机构IN-SPACe的一系列动作,让人看到他们正试图在卫星通信领域和中国拉开距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印度开始卡住中国相关卫星运营商的脖子,不让他们继续给印度本土广播公司提供服务。表面上看是安全考量,实际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和本土产业保护。消息一出,印度媒体炒得热火朝天,但也有人直言这步棋走得有点儿急,可能会让成本涨价,影响中小玩家。咱们来捋捋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印度太空领域这些年改革力度不小,尤其是2024年出台的新规,从2025年4月1日起,所有外国卫星想在印度运营通信服务,都得先过IN-SPACe这道关。以前印度本土卫星产能跟不上,只能靠国际卫星填补空白,包括中国Chinasat、香港的ApStar和AsiaSat这些。结果呢,现在IN-SPACe直接拒绝了这些中国关联运营商的续期申请,只给了部分卫星短期许可,到2026年3月到期。像AsiaSat的AS-6、AS-8和AS-9卫星,申请全被打回票,而AS-5和AS-7还能勉强撑到明年春天。Zee娱乐和JioStar这样的巨头,已经在9月中旬就开始动手迁移信号,从AsiaSat-7转到印度自家GSAT-30、GSAT-17,或者美国的Intelsat-20。Zee发言人直说,这迁移在中旬就搞定,现在他们完全不依赖AsiaSat了。JioStar也计划年底前把130个频道全挪过去,还用双重传输方式避开中断。 为什么这么干?印度官方的调门是国家安全。太空这块儿,现在不光是发信号那么简单,它跟国防绑得死死的。想想中印边境那点儿事儿,地缘紧张一上来,谁敢保证卫星数据不被卡脖子?IN-SPACe官员私下跟媒体聊,说这是防范北方邻国潜在风险的一部分。太空被视为“关键安全域”,用对手国家的卫星,数据泄露或服务中断的风险太大。印度媒体《经济时报》分析,这波操作是加强数字主权,降低外部依赖。说到底,印度想自己掌握命脉,不想再像过去那样,能力不足就低头求人。以前他们卫星少,覆盖率低,只能睁眼闭眼让中国卫星进来,现在GSAT系列产能上来了,就能硬气点儿。 这不光是安全牌,还打着产业牌。印度太空经济正起飞,预计到2033年规模能冲到440亿美元,全球份额从现在的2%翻到8%。通信和广播业务是主力军,这么一卡,就能给本土卫星腾出市场空间。IN-SPACe的报告里直指,发展自家卫星和地面设施,是“印度制造”在太空领域的落地版。欧美玩家像Intelsat、Starlink、OneWeb这些,早早拿到了许可,继续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中国这边呢?Inorbit Space作为AsiaSat在印度的本地伙伴,总经理戈希尔抱怨说,他们跟监管方开了好几轮会,强调33年合作无一违规,所有上行链路都过内政部、电信部这些关卡。可IN-SPACe就是不松口,没给明确拒绝理由,只认贡献不认续约。这让戈希尔他们挺憋屈的,公司得赶紧找备用方案,部分业务转向Intelsat。 质疑声当然有。印度国内有些分析直戳痛点:这脱钩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成本不低。广播公司迁移设备、测试信号,得花不少银子,中小运营商扛不住怎么办?《印度时报》就提过,强制切换可能抬高服务费,影响乡村覆盖率。国际上,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点明,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印度在中印竞争大背景下的一环“去风险”行动。钱峰说,印度有些人觉得太空跟国防挂钩太紧,用中国关联卫星就等于留后门。但他也提醒,这么干还能顺带扶持本土产业,通过行政手段抢市场份额。接地气点儿说,印度这是在学着自力更生,可别把自己玩儿脱了,万一本土卫星跟不上,信号一断,观众可不买账。 从过程看,这事儿推进得挺稳。2025年上半年,IN-SPACe就开始审申请,9月进入迁移高峰。Zee他们用双照射方式,先并行运行新旧卫星,确保不掉帧。JioStar在海得拉巴数据中心忙活,调整路由器,天线角度调来调去,避免高峰期卡顿。到11月,基本框架搭好,只剩尾巴收。监管方给的宽限期到明年3月,够缓冲,但也够紧迫。相比之下,欧美卫星申请走得顺溜,文件一递,章一盖,就过关。这对比一拉开,就显出地缘因素的分量。印度太空部下属的ISRO也在加码,GSAT系列发射频次高,覆盖从城市到偏远村落,全拉平。

0 阅读:0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