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块进货、10块出手、最后3块甩卖”,数字像过山车刷屏,新人老板两千桶洗衣液换来亏一万二千元,他把全过程丢到网上,微博话题量蹭蹭往上窜,最扎心的高赞留言只有八个字:便宜不等于机会。 消费者为啥不买单,尼尔森2023年调研显示七成受访者买日化先看安全再看价,这款无牌洗衣液既没质检也没口碑,甚至洗不干净,低价在品质面前只剩纸片厚度,没人愿意拿自家衣服做小白鼠。 回到生意模型,6元进价看似垫了厚肉,摊开物流摊位时间等支出,利润只剩依赖销量那条命线,品牌力一崩库存就成铅球,砸得创业者寸步难行。 评论区像大型“踩雷博物馆”,有人晒出滞销网红零食塔,有人复盘加盟饮品车的全军覆没,信息差在缩窄,用户想省钱但更怕被割,投机的泡泡越鼓,市场的回击越疼。 所以结尾很接地气:副业横飞的当下,先验货再谈价格,先算账再谈梦想,下一次“白菜价”机会摆在眼前时,不妨先问一句,这玩意儿除了我还有谁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