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

凭栏观望史 2025-11-09 15:25:29

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容易   2023 年台北一场区域安全兵推闹得沸沸扬扬,主导者是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   他在推演后公开表示,解放军想登陆台湾没那么简单,核心依据是台湾西海岸绵延几百公里的水泥消波块。   这些水泥疙瘩一半多是上世纪 70 年代修的,剩下的是 2000 年后补的,本来是防台风的民生设施,在他眼里却成了 “天然防线”。   再加上岸边密密麻麻的风电塔、养殖场和快速路,原本能让大部队上岸的滩头变得零零散散,他觉得这样一来登陆难度会大幅增加。   陈永康还提到,海外不少类似模拟都没考虑台湾海岸的实际情况,他搞这场推演就是想补这个缺口,而且推演还涉及经济民生,比如台湾依赖进口的能源储备问题。   这话一出来就遭到不少反驳,有人直白说现在的武器早就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了,那些固定在海边的水泥块,在精准打击面前根本扛不住。   后续发生的事也印证了这种说法,2024 年 台湾彰化海岸的消波块被曝光是 “豆腐渣工程”,里面掺着垃圾,用手敲都能碎。   更关键的是,台湾的能源供给全靠进口,煤炭库存撑不过一个半月,天然气更少,要是关键设施受影响,整个社会运转都得停摆,这比滩头障碍更致命。   真要是到了必须动用武力的那一步,“能不能上岸”早就不是决定局势的关键。   大陆这些年的军事发展有目共睹,高科技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超出想象,战争打法早就不是硬冲滩头那么简单。   精准制导武器能像长了眼睛一样,直接锁定对方的防御核心,那些水泥消波块没等部队靠近,可能就被轰成了碎石堆。   无人机群一升空,既能实时盯着战场情况,又能反复打击暴露的目标,对方的雷达和防空系统根本顾不过来。   制空权和制海权一旦牢牢掌握,滩头的那些障碍就成了摆设。   解放军的两栖装备早就针对复杂地形做了优化,05 式两栖突击车能轻松碾过一米多高的障碍,726 型气垫登陆艇能带着几十吨的装备,越过两米多高的阻碍,台湾那些平均不到一米的消波块根本起不到阻挡作用。   现代作战讲究的是立体投送,不用死磕滩头,空降、垂直登陆等方式都能绕开这些固定障碍,直接把兵力投送到关键位置。   更重要的是体系化作战的优势,从侦察、打击到后勤保障,形成了完整的链条。   对方的单个防御设施再 “坚固”,也扛不住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打击。   台湾把民生设施当成军事防御的依托,不仅违背了这些设施建设的初衷,还带来了额外风险,之前就有台风天因为消波块堵塞航道,导致渔船失事的情况发生。   两岸同胞本来就同根同源,和平发展实现统一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   靠一堆水泥块想阻挡历史潮流,根本不现实;靠对抗解决分歧,只会让两岸同胞都受损失。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防御工事堆砌出来的,而是靠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人心齐,泰山移,和平才是守护共同家园的最好方式,任何试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0 阅读:0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