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中手机号突遭“涉诈停机”!26天难复机,妻子联动被封?太离谱! 内容

笔尖下说法 2025-11-09 15:35:04

医生手术中手机号突遭“涉诈停机”!26天难复机,妻子联动被封?太离谱! 内容摘要 湖南两名医生的手机号接连被中国移动以“涉诈”“使用异常”为由关停,丈夫手术中停机26天,妻子申诉后也遭封停,需赴归属地线下办理复通。事件暴露运营商反诈系统“一刀切”问题,多名网友反映曾遇类似强制停机,专家呼吁明确触发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引发对“反诈与民生便利平衡”的热议。 一、离谱操作!医生手术台上被停机,妻子申诉也遭封 家人们谁懂啊!医生做手术的关键时刻,手机突然被停机,这可不是小事! 10月12日,湖南怀化市沅陵县某医院的医生正在手术台救人,兜里的手机突然没了信号——手机号被中国移动以“涉诈”为由强制关停了!等手术结束,他和妻子杨女士(也是同院医生)赶紧跑当地营业厅,结果被告知号码归属地是长沙,异地营业厅无权处理,得本人带无犯罪证明去长沙办理复通。 这哪来得及啊!医生的手机号要联系病人、对接工作,停机后好多患者找不到人,工作直接乱套。没办法,夫妻俩只能通过中国移动APP线上申诉,还留了杨女士的手机号当联系方式。可万万没想到,没过多久,杨女士的手机号也被停了,理由是“使用异常”! 杨女士找10086申诉,客服说可能是她打电话频繁,系统怕被不法分子利用。杨女士当场懵了:“我是医生啊!频繁通话都是跟病人沟通病情,这能算异常?”另一位客服更直接,说他们的号码被反诈系统模型监测到,属于“终端异动”,只能去长沙指定的2家营业厅线下复通,线上办不了。 夫妻俩还专门找了当地公安和反诈中心,工作人员查完说他俩没任何犯罪记录和异常通信行为,还线上开了无犯罪证明,可运营商这边依旧不松口。直到11月6日,也就是停机26天后,杨女士丈夫才收到10086的短信,给了线上核验通道,手机号总算恢复了,可杨女士的号码至今还没拿到线上办理权限。 二、不是孤例!这些行为竟会触发停机? 其实这种“莫名被停机”的事儿,好多人都遇到过! 8月份,南京的陶先生带孩子去贵州旅游,备用的中国电信手机号突然被停,理由是“涉诈异常”。客服说要核验复通,折腾半天才恢复。陶先生吐槽:“停机前就发了条短信,10分钟后就停了,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还有上海网友爆料,刚办的移动亲情号副卡,一拿到外地就被停了,客服说是触发了反诈机制,得回上海二次验证。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直言:“这是自动反诈大模型在干活,好多规则我们都不知道,遇到过不少投诉。” 总结了一下,容易被停机的“雷区”有这几个: - 一天内给几十个不同号码频繁打电话(比如医生、销售等职业); - 办了电话卡长期不用,几个月没一通电话、没一条短信; - 刚办卡就去外地,或者把卡插到新手机里; - 短期通话行为突然异常,比如平时很少打,突然密集往外拨。 更让人无语的是,三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具体停机标准他们也说不清楚,都是系统自动判定,规则不对外公开。 三、法律划重点:反诈不能“一刀切”,运营商有这些义务! 很多人觉得“运营商反诈是好事”,但好事也得办好!咱们用大白话讲讲相关法律规定: - 运营商有权停机吗?有!《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一条说了,运营商监测到涉诈异常电话卡,能限制、暂停功能,但前提是要重新实名核验,根据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停了之。 - 停机前必须告知吗?虽然法律没明确说“必须电话通知”,但至少得给用户合理的反应时间。像陶先生那样,短信发完10分钟就停机,根本来不及操作,这明显不合情理。 - 复通流程该简化吗?必须简化!法律没规定异地号码不能线上复通,运营商要求“必须去归属地线下办理”,额外增加用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其实是变相加重用户负担。 - 系统判定能“暗箱操作”吗?不行!专家说了,触发停机的标准得明晰,不能搞模糊化、一刀切,用户有知情权,得知道自己为啥被停,怎么才能快速复通。 简单说,反诈是责任,但不能以牺牲普通用户的合法权益为代价,“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逻辑在这儿行不通! 四、网友炸锅:职业需求被当涉诈,谁来保障民生?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的经历,观点一边倒: “医生的通话频繁是工作需要啊!万一有急诊病人联系不上,耽误治疗谁负责?运营商能不能用点脑子!” “我之前因为换手机插卡,手机号被停了,跑了两趟营业厅才办好,真的折腾人!” “反诈没错,但规则得公开透明吧?不能系统说你涉诈你就涉诈,复通还得跑断腿,这不是给老百姓添堵吗?” “运营商有反诈义务,但也得履行告知和便捷复通的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力不承担责任!” 最后想问大家:你有没有遇到过莫名被停机的情况?你觉得运营商该如何平衡反诈和用户便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