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男子去网咖打游戏,妻子坐在一旁电脑机位陪他,网管直接过来赶人,说不消费就不能坐,男子气的要退卡,余额剩840,他想退一半,结果,网咖说退款得先消费本金,再消费赠送金额,男子和对方吵了起来,事后,他一天收就到了几百条短信“轰炸”,他怀和那次争吵有关,而网咖店长却有另一种说法。 在宁波镇海区车站路逸游网咖,“系统默认”四个字,成了俞先生和店家撕破脸的关键。 就是这四个字对应的规则,让他账户里840元余额退不了一半,更让他没料到的是,争执过后,自己的手机成了各类验证码的“接收站”,几千条短信把原本的休闲小事,搅成了要报警维权的糟心事。 俞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充了两千多块的熟客身份,竟会落得这般境地。 他从去年起就认准了这家网咖,离家近是一方面,更吸引他的是每月十号的充多少送多少活动,有时赠送金额甚至比充值额还高。 他做个体生意,空闲时间多,常带着妻子来包厢上网,妻子总在旁边空机位陪着,有人要用就立马让座,之前一年多从没出过任何问题。 9月14号这天的异常,是从网咖的火爆人气开始的。 103台机器坐了90位顾客,连过道都不时有人走动。 李店长巡场时看到俞先生的妻子占着机位没消费,便走进包厢沟通。 可在俞先生听来,对方语气毫无温度,没有商量的余地,更像是在下逐客令。 这态度让俞先生很窝火,他先找其他工作人员投诉了李店长,越想越觉得这家网咖没诚意,当即提出退卡。 点开网咖小程序的那一刻,俞先生更纳闷了。 余额明明显示840元,本金一栏却标注着0元。 他没深究这余额的构成,只提出退420元就行,可这个诉求被网咖一口回绝。 店家给出的理由很明确:系统默认先消费本金,再动用赠送金额,现在剩下的都是赠金,按规矩不能退。 俞先生当场就炸了,他冲着店家反驳,充的钱是自己的,赠金也是冲消费给的福利,凭啥商家说不能退就不能退,双方当场吵得不可开交。 争吵结束后的第三天,俞先生的手机开始“失控”。 银行的、购物平台的、各种小众软件的验证码,一条接一条涌进来,一天就能攒下几百条,没几天就累计到了几千条。 手机不分时段震动,接电话时被提示音打断,翻半天找不到正经消息,正常生活彻底被打乱。 俞先生把近期的人际关系捋了个遍,没和任何人结怨,唯一的冲突就是和这家网咖的争执。 他几乎立刻断定这是报复,拿起手机就报了警,警方很快受理了案件。 带着报警回执找上门时,网咖的李店长和朱老板双双否认。 李店长说自己没那么无聊搞短信轰炸。 朱老板更直接,一句“有问题问派出所”,就把责任推了出去。 至于退款,两人口径一致,李店长说自己只是打工的,系统规则改不了。 朱老板则强调,俞先生早已把本金消费完毕,充赠优惠已经享受到了,剩余赠金没有退款的说法。 记者陪着俞先生去核实情况时,提出查看充值和消费记录,想弄清余额构成。 可网咖那边始终找借口推脱,一会儿说权限不够,一会儿说记录需要核对,始终没拿出这份关键凭证。 为了证明自己没恶意驱赶,李店长调出了两段监控视频。 一段记录了他三次走进包厢沟通的过程。 另一段则拍到了他帮俞先生调整空调,以及后续争吵的画面。 他解释,当时只是建议俞先生的妻子去休闲区看电视,并非驱赶,后来被投诉后情绪上头,说话声音才大了些,还说了让俞先生随便投诉的气话。 之后李店长为自己的态度道了歉,提出保留俞先生的会员资格,让他继续来上网,有问题随时沟通,但退款的事坚决不松口。 俞先生没接受这个方案,明确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要个说法。 这类因预付式消费规则引发的纠纷,并非个例。 2024年杭州有家电竞馆,顾客退卡时同样被以剩余金额为赠金、需先消费本金为由拒退,投诉后监管部门介入,依据相关规定责令电竞馆按比例退还了款项。 2025年深圳一家网吧,有顾客因投诉服务质量与店员起冲突,不久后就遭短信骚扰,警方查证是店员报复,最终网吧公开道歉,还赔偿了顾客5000元精神损失。 平心而论,俞先生的妻子未消费占机位确有不妥,但店家若能换种温和的沟通方式,矛盾或许不会激化。 而网咖单方面制定的“先本金后赠金”规则,本就站不住脚,赠金是吸引顾客充值的营销手段,绝非商家拒绝退款的挡箭牌。 至于那场针对性的短信轰炸,若最终查证与网咖有关,那就不只是服务态度问题,更是触碰了法律红线。 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但这场风波早已说明,商家的规则再“默认”,也不能凌驾于消费者的合理权益之上,否则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