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认为,围堵对抗中国已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和中国对抗,我们就上了俄印欧的当,我们不能上俄印欧的当,该为美国自己考虑了。美国国防部应保护美国本土与西半球为优先要务。 说起柯比对华看法,他从来不是墙头草,早年就是公认的鹰派代表。2018那份战略报告里,他领头强调中国崛起威胁美国核心利益,得把资源砸向亚太,建强海军空军,准备应对潜在冲突。他的书《拒绝战略》2021年出版,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别再全球撒胡椒面,得专注阻止中国在西太平洋称霸,尤其是守住台湾地区这条线。柯比总说,亚洲是重中之重,中国要是控制了那片海域,美国的影响力就完蛋了,得通过军事平衡来威慑,别让北京觉得动手划算。 但2025年这会儿,柯比的调门有点变味儿,不是彻底翻篇,而是开始强调优先级排序。围堵中国这路子他没放弃,可他公开表态,说单纯死磕没啥大用,得算算账:如果美国一头栽进亚太对抗,就等于给俄罗斯、印度和欧洲让了道儿。俄罗斯那边,能源管道拉着欧洲鼻子走,美国分心东边,他们的天然气出口稳如老狗。印度呢,经济军贸两头抓,跟俄罗斯合作军购,还在中美间玩平衡,影响力蹭蹭涨。欧洲表面上跟美国站队,可贸易上跟中国黏糊得紧,电动车电池供应链都离不开北京的货。 柯比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美国国防部不能再这么散漫,得把本土和西半球摆第一位。想想看,美国军费全球第一,2025财年预算直奔万亿,可钱花哪儿了?舰艇扩建计划喊了几年,到2054年想从295艘加到390艘,光这笔就得1.2万亿,可国会卡预算,国内社会分裂、边境问题堆成山。柯比的逻辑简单粗暴:对抗中国是必须的,但不能让它吃掉所有资源,得先堵自家后院。西半球稳定关乎美国每天的饭碗,从墨西哥毒品流入到加勒比海的移民潮,这些事儿不解决,亚太再硬也白搭。 这份2025国防战略草案里,柯比主导的部分明确写着,本土防御排首位,包括天空边境的监控,威慑中国次之,西半球第三。跟过去比,这是个大调整,以前战略总把全球存在感挂嘴边,现在直奔要害:美国本土安全、西半球秩序、然后才是印太威慑。柯比不是在唱高调,他算的是笔账,美国从欧洲抽兵,转去亚太周边布防,就能挤出空间对付中国,还不至于让俄罗斯钻空子。印度和欧洲趁机上位?那就让他们上,美国别傻乎乎全包。 这转变听着新鲜,其实柯比早几年就埋下种子。他的马拉松倡议组织就推长期战略,别急吼吼全球开花。2025年特朗普政府上台,财政压力山大,国会共和党人嚷嚷减支,柯比顺势把本土优先推上前台。文件草案9月出炉,五角大楼发布会后,媒体炸锅,Politico头版说这是从中国威胁上后退,优先本土和西半球。柯比没否认,他回应说,这不是退缩,是务实:美国得防着中国跨红线,但先管好自家地盘,别让对手捡现成便宜。 这事儿说白了,美国醒过味儿来了。过去几年贸易战、科技禁令砸了不少钱,中兴华为挨打,TikTok微信卡壳,可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成多,一带一路拉着130多国做生意,高科技追得紧。围堵效果打折,美国内忧外困,军费高企却项目拖沓。柯比的调整就是回应这现实:国防部得为美国人着想,本土安全、西半球稳定摆首位,对中国保持警惕但别上头。俄罗斯能源霸权、印度军贸扩张、欧洲贸易暧昧,这些都是教训,美国不能再当冤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