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11900家企业破产,默茨急了:绝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 破产浪潮不光是

访云漫说 2025-11-10 10:49:31

德国11900家企业破产,默茨急了:绝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 破产浪潮不光是数字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受到冲击。 出口下滑、投资乏力,再加上消费谨慎,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德国央行预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和前一年持平,意味着连续两年衰退后,复苏还没真正启动。 岗位方面,虽然没有精确到14.1万,但信用报告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破产企业已达2.24万家,今年预计还会增加,很多人因此丢了工作,经济损失也在积累。 能源政策成了一个大麻烦。俄乌冲突持续近三年,德国能源价格一路上涨,家庭支出明显增加。联邦网络局的电力价格指数显示,从2021年1月到2025年1月,老用户的电价指数涨了14%。 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负电价的情况,今年夏天预计还会再现,去年全年负电价时长已达457小时,比2023年多了50%。 不过整体电价还是偏高,国际数据平台Statista显示,2025年2月德国电价仍居高位。这主要是因为风电和光伏出力不稳,需要其他能源补充,但转型阵痛让供电系统面临挑战。 政府推动去煤去核后,重启一些老旧火电厂,碳排放没降反而可能增加,能源安全也依赖进口。 企业为了求生,开始寻找出路,资本流动变得活跃。过去几年,德国资本净流出增加,中国企业参与了一些收购,比如早年的美的收购KUKA机器人,这帮助部分德国公司续命。 现在,虽然具体新案例不多,但中国资本在德国市场仍扮演支撑角色,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汽车行业里,大众和小鹏合作电气架构,显示出德国企业转向外部技术支持的倾向。 欧盟层面,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了出口难题,德国工商大会指出,今年7月企业破产数量达12年高点,平均每天超过60家破产。这种情况下,被海外收购或调整策略成了不少企业的选择。 默茨当选总理后,把重振经济放在首位。他在5月获得联邦议院第二轮投票支持,当选新任总理,强调强化德国在欧洲的作用,加强安全和移民管控。 政府4月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经济前景不佳,但默茨主张通过共同防务和能源联盟来推动欧洲主权。 10月,他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讨论欧美关税和欧洲安全问题,试图优化监管。 联邦研究、技术与航天部预算增加,还上线了欧盟最强超级计算机JUPITER,组建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希望这些举措能帮助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不过,德拉吉报告的落实进度慢,欧盟在AI投资上落后于中美,英伟达CEO指出差距明显。这些努力在短期内可能见效有限,但至少显示出德国在尝试扭转局面。 放眼全球,中国在环保和新能源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十四五时期,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大约是十三五末的1.6倍。 森林覆盖率提升到25%,治理沙漠超过6000平方公里,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2025年1到9月达到52.2%,在主要经济体中领先。 光伏板和风电设备,中国制造占全球80%和60%,工业电价保持稳定,既实现了环保目标,又支撑了产业竞争力。 中美在GDP和军费上合计占全球大头,东亚和美国GDP约占43%,军费超58%,德国仅占不足6%,军费570亿美元。 这让德国在新兴产业布局上显得滞后,但中国模式提供了一些参考,强调在发展与环保间找到平衡。 德国现在站在十字路口,如何在能源安全和技术创新间协调,是个大课题。政策调整需要时间,转型阵痛不可避免,但从中国经验看,务实推进或许能带来转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0 阅读:0
访云漫说

访云漫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