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在节目中说,当年伟人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时,是不全面的,因为当时中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应该说是陆地上站起来了,但海军的力量还很弱,在海洋上没有站起来,而随着福建舰的入列,中国才算真正在海洋上也站起来了。 “当年是在陆地上站起来,现在福建舰入列,中国才算在海洋上也站起来了。” 台湾政论名家蔡正元在节目中的这番话,最近引发了广泛讨论。11 月 5 日海南三亚军港的入列授旗仪式上,福建舰桅杆升起军旗的那一刻,确实标志着中国海军迎来了历史性转折,而这份底气,是用七十多年的追赶与突破换来的。 时间回到 1949 年,伟人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时刻,中国陆军已在战火中锤炼成世界强军,可海军的家底却薄得令人揪心。当时接收的舰艇大多是国民党军遗留的破旧船只,最大吨位不过千吨,不少还是二战时期的老古董,甚至有士兵开玩笑说 “这船开出去,海风大点都怕散架”。 1950 年,为了保卫近海,海军只能用渔船加装机枪执行任务,面对西方列强的航母编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种 “有海无防” 的困境,成了几代海军人心中的痛。 此后几十年,中国海军一步步艰难追赶。从仿制苏联护卫舰到自主研发驱逐舰,从购买 “辽宁舰” 改造训练到自主建造 “山东舰”,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但 “辽宁舰” 和 “山东舰” 采用的滑跃起飞方式,限制了舰载机的载弹量和航程,与美国航母的弹射技术相比存在代差。直到福建舰的出现,才彻底打破了这种差距。 作为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的技术突破堪称 “革命性”。电磁弹射技术是航母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折腾了几十年,“福特号” 航母的电磁弹射至今没能让第五代舰载机形成体系化运用能力,特朗普甚至一度发脾气要求改回蒸汽弹射。 而福建舰入列时,歼 - 35 舰载机已经能顺利通过电磁弹射起飞,这一点连美国都没能做到。仅这一项技术,就让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直接压过了美国现役部分航母,难怪蔡正元会说这是 “客观指标上的超越”。 福建舰的意义远不止技术突破。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 8 万余吨,配备三条电磁弹射器,一次可搭载数十架歼 - 35 和预警机,形成完整的远洋作战体系。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终于具备了远海防御和战略投送能力,再也不是只能在近海活动的 “岸防海军”。 要知道,此前美国航母动辄在西太平洋炫耀武力,而现在福建舰带来的威慑力,已经让美国开始考虑将军事部署从关岛后撤到夏威夷,这种战略态势的转变,正是 “海上站起来” 的直接体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福建舰只是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缩影。按照蔡正元的说法,第四艘航母已在规划中,且将采用更高效的核动力技术,未来还会有更多先进航母陆续入列。 这种快速迭代的背后,是中国造船工业和国防科技的全面崛起 —— 从特种钢材研发到电磁技术突破,从舰载机设计到配套武器系统,全产业链的自主化,让中国海军彻底摆脱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如今再看蔡正元的观点,就能明白其中深意。建国初期的 “站起来”,是打破了列强在陆地上的压迫;而福建舰带来的 “海上站起来”,是打破了西方在海洋上的霸权垄断。 从当年用渔船护海,到现在用电磁弹射航母巡航远洋,这种跨越不仅是装备的升级,更是国家实力的彰显。美国之所以开始调整亚太战略,正是看清了中国海军已经越过 “不可逆转的临界点”,再也不能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海洋力量。 福建舰的甲板上,舰载机轰鸣的引擎声,是中国海军七十多年追赶的回响。它告诉世界,中国不仅能守护好陆地家园,更能捍卫万里海疆。这种从 “陆权” 到 “海权” 的全面崛起,才是蔡正元口中 “真正站起来” 的核心内涵。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