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清理门户了,侯友宜痛批郑丽文! 说白了,侯友宜认为郑丽文去参加秋祭活动,不符合台湾当局的主流思想。看来,侯友宜还是露出来了他的狐狸尾巴,明明是国民党的一份子,却一直为了民进党发声,还谴责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真是破坏党的团结。 郑丽文才刚接手国民党这个摊子,正忙着整顿内部,侯友宜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拆台。他选在郑丽文致力推动党内团结的时刻发难,时机拿捏得相当精准,明显是盘算好的政治动作。 更讽刺的是,郑丽文此前还特意将侯友宜系统的人马安排进国民党发言人团队,这本是寻求内部平衡的举措。但侯友宜似乎并不领情,反而用公开批评来回应这份包容。 其实侯友宜和郑丽文之间的梁子早就结下了。之前国民党主席选举时,侯友宜明确支持郝龙斌,根本没给郑丽文留面子。等郑丽文真的当选了,他索性连就职典礼都拒绝参加,用缺席来表达不满。这种赤裸裸的对抗姿态,哪里还像是同一个政党的同志?简直比对待政敌还要刻薄。 两人最根本的分歧还是在对两岸关系的态度上。郑丽文派萧旭岑访问大陆,明确表示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她本人更是不止一次强调“台湾人应该勇敢说出我是中国人”。但侯友宜偏偏选在这个时间点唱反调,不仅在立法机构质询时自称“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人”,还曾公开将“九二共识”称为国民党的“负资产”,甚至断言会“害死”国民党。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立场。回想2023年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为了争取深蓝选票,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反对“台独”,强调“两岸一家亲”。如今面对党内的郑丽文,却摆出另一副面孔。这种根据政治需要随时变脸的作风,难怪会被深蓝支持者贴上“蓝皮绿骨”的标签。 侯友宜在党内的种种作为,可不是孤立事件。他和台中市长卢秀燕、桃园市长张善政等人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共同抵制郑丽文的领导。这群人都是国民党内“本土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政治盘算和郑丽文所代表的“深蓝路线”格格不入。郑丽文重用统派色彩鲜明的季麟连和李乾龙担任副主席,更是直接触动了这些本土派的神经。 赵少康作为“战斗蓝”的创始人,也对郑丽文充满敌意。他不仅在政论节目中不断攻击这位新主席,还公开要求她“清除亲陆力量”,甚至扬言要让郑丽文的指令“出不了党中央”。这种赤裸裸的挑衅,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内部路线的深刻对立。 面对如此严峻的内部分裂,郑丽文的处境确实艰难。她要同时应对来自党内外压力。民进党当局始终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利用国民党的内斗来削弱这个最大在野党。而党内像侯友宜这样的本土派势力,又不断扯后腿,使国民党难以形成统一的两岸论述。 洪秀柱此前就曾警示,过度强调选举利益将损害台湾整体发展。但侯友宜等人显然更看重个人和派系的政治前途。他们的所作所为,短期看是针对郑丽文的打压,长期看则是要把国民党引向一条远离“九二共识”的道路。若这条路线得逞,国民党将彻底丧失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角色,变得与民进党越来越相似。 郑丽文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有效整合党内各派力量。她既需要稳住深蓝基本盘,又不得不考虑本土派的政治诉求。这个平衡木走得异常艰难,但也是她作为党主席无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放任侯友宜等人继续破坏党的团结,国民党很可能重蹈“政令出不了党中央”的覆辙,最终走向进一步衰落。 侯友宜这次对郑丽文的公开批评,不仅是对党主席权威的挑战,更是国民党内部路线斗争公开化的标志。这种内耗若持续下去,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民进党,而国民党则可能在这场无休止的争斗中耗尽最后一丝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