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陕西西安,23岁姑娘患尿毒症晚期,父母因慢性病无法捐献,姐姐配型成功却遭姐夫拼命阻拦,唯一的生路被掐断。走投无路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病友群发了一条“婚后照顾对方,死后捐肾”的征婚启事,一名患白血病的男子看到后,主动联系并提出捐肾条件,很快,两人就领了结婚证。但没想到的是,领证后两人互生情愫,男子为了给女子活命的机会,竟然主动放弃治疗,而结果令人感动不已! 2011年,刚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的王潇,本该迎着阳光开启人生新阶段,却因一张尿毒症晚期的诊断书陷入深深地绝望中。 医生的话字字沉重:“不换肾,最多只剩一年可活。” 她第一时间找家人配型,可是父母年事已高且有慢性病,根本不符合条件;唯一配型成功的姐姐,却被姐夫死死拦住:“我们还有孩子要养,万一手术出问题,这个家就垮了”。 求生的路被堵得严严实实,绝望中,病友提了一个近乎荒唐的建议:“去癌症病友群找个男患者结婚,等对方离世后,以配偶身份接受器官捐赠。” 而这也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2013年,王潇颤抖着在西安一个名为“活着真好”的癌症患者QQ群里,发了一条特殊的征婚启事: “我25岁,尿毒症晚期,急需肾源。只要你愿意死后捐肾给我,我就嫁给你,好好照顾你的余生。请原谅我的自私,我只是想活下去。” 消息发出后,群里一片沉默,直到第三天,一个网名叫“喜欢向日葵”的男人联系了她。 男人叫于建平,27岁,曾是公司高管,如今患白血病3年,骨髓移植后再次复发,医生说他最多只剩半年。 电话里,他语气平静地提出了唯一的条件:“我死后捐肾给你,但你得替我照顾年迈的父亲。” 两个被命运逼到绝境的人,没有花前月下,只有一份直白的“生死协议”。 2013年7月16日,他们在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领了证,没有鲜花祝福,只在一家小饭馆签了补充协议:不同居、不公开婚姻、财产独立,若移植失败,王潇无需尽孝。 然而,婚后,原本的“交易”慢慢变了味。王潇有失眠的毛病,于建平就每天给她讲乏味的故事帮她入睡;他会把血常规指标编成段子汇报逗她开心。 2013年9月,王潇病情突然恶化住院,于建平每天守在病床前喂汤喂药,直到她病情稳定。 2014年元旦,街头灯火阑珊,于建平红着脸表白:“王潇,我爱你,不是因为协议,是真的爱你。” 可这份甜蜜没持续多久,于建平突然失联了。王潇疯了似的找到他时,才发现他擅自停了药。只因他想早点离世,把肾捐给她。 王潇又生气又难过,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我不要你的肾了!我要你活着,哪怕一起死,也不让你一个人先走!” 从那以后,两人一起积极治疗。王潇学会做永生花,在卡片上写下: “这是废墟里盛开的永生花,花永生,爱永恒!”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短短两个月就筹到50万手术费。 幸运的是,当初给于建平捐骨髓的志愿者愿意再次捐献。 2014年4月,于建平手术成功;而王潇的病情也奇迹般好转,透析从一周两次变成一月一次,医生说她或许无需换肾也能维持。 2015年5月20日,他们在医院办了场温馨的婚礼,后来还开了家花店,2019年又领养了一个女童,日子过得愈发安稳。 看完这个故事,有网友说:从互相“利用”到生死相依,这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的确,这场始于“交易”的关系,虽然一开始带着功利,却最终超越生死。 那些日常的牵挂、生病时的陪伴、绝境中的坚守,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协议。比起有些为钱、为面子结婚的人,他们的感情反而更纯粹。 我们总向往一见钟情的浪漫,却常常忽略绝境中相濡以沫的珍贵。 其实,爱情和婚姻的样子有千万种,有的始于心动,有的始于陪伴,而最动人的,是即便最初带着目的相遇,最终也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