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日本宣布 11月10日,日本广岛、山口两县市民团体10日向防卫省提交申请,要求美军撤走部署于岩国基地的“堤丰”中导发射装置,担忧部署延期导致常态化并反对基地功能强化。(央视新闻) 岩国基地周边的居民这份担忧绝非空穴来风。这座位于山口县的军事基地,如今已是美军在印太地区部署隐形战斗机最密集的据点,常态部署的F-35B/C隐形战斗机数量可达60至72架,而“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到来,更是让当地的安全风险再添一层。对经历过战争创伤的广岛民众而言,军事装备的密集部署从来都不是安全感的来源,反而会让他们重新想起历史上的伤痛,这种对和平被打破的警惕,刻在每一代人的记忆里。 “临时部署”的说法在岩国基地的历史上并不新鲜。就在不久前的9月,美军因硫磺岛火山喷发,将时隔25年未开展的“岸基起降”训练临时转移至岩国基地,每日分时段进行的训练产生了最高89分贝的噪声,单天就有108次“触地复飞”动作,让本就受军机噪声困扰的居民苦不堪言。那次训练同样以“临时安排”为名义,但民众很清楚,一旦军事部署找到“落脚处”,就可能逐渐转为常态化,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 市民团体的抗议背后,是长期积累的民生与安全诉求。岩国基地自1958年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管辖以来,各类军事活动带来的困扰从未间断。2000年美军曾突然在此开展“岸基起降”训练,两天内完成426次“触地复飞”,引发141起居民投诉,此后该训练才暂停实施。如今“堤丰”中导发射装置的部署,不仅让噪声、安全等老问题雪上加霜,更让当地面临成为地缘博弈前沿的风险——军事设施越密集,战时成为打击目标的概率就越高,这是普通民众用朴素认知就能看清的现实。 日本防卫省此前面对类似抗议时,常以“增强威慑力”“应对地区安全”为由回应,但这些说辞很难说服当地民众。岩国市市长曾专门赴东京与防卫大臣会面,山口县知事也明确表达过反对意见,可这些地方层面的诉求,往往难以撼动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军事部署规划。对日本政府而言,一边是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诉求,一边是民众的安全焦虑,而后者的声音往往在战略布局中被弱化,这种失衡让民众不得不通过直接提交申请的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堤丰”中导发射装置的部署,本质上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陆基远程打击体系的重要一步,岩国基地扼守对马海峡的关键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这一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但对基地周边的民众来说,他们从未想过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子”,也不想让自己的家园变成军事博弈的前沿。 这次市民团体的申请,既是对“堤丰”装置撤走的诉求,也是对基地功能不断强化的抵制,更是对和平生活环境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