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谁能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双边贸易协议,竟在短短几天内搅动了整个亚洲贸易格局。当地时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声称美国将对越南出口产品征收20%关税,而越南则向美国“完全开放市场”,这番表态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可没人料到,这份被美方称作“历史性”的协议刚尘埃落定,越南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从签约到出手不足四天,动作之快让人始料未及。 事实上,越南对中国相关产品的限制早有铺垫。今年4月,越南总理就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打击伪造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随后该国389号指导委员会更是发文要求各口岸加强监管,重点排查通过越南中转的商品。 而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这些措施被迅速落地升级,一系列针对性动作密集出台。7月6日,越南工贸部率先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钢卷征收23.1%至27.83%的反倾销税,有效期长达五年,直接让中国钢铁企业对越出口成本大幅飙升。 仅仅一个月后,越南再次加码,8月14日起对中国的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征收最高37.13%的反倾销税,涉及数十个税号的产品,覆盖钢铁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双重封锁。 除了关税重压,越南在边境管控和产业链核查上的动作同样力度空前。此前中国不少企业会通过越南转口贸易,将商品贴上越南原产地标签后出口至美国等市场,以此规避贸易壁垒。 为了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越南专门搭建了“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从第三季度开始试点运行,对经过越南中转的货物实施全流程追溯。在中越边境的陆地口岸、海港和国际机场,海关人员加大了查验力度,对原产地证明、贸易合同、物流单据进行逐一审验,一旦发现伪造原产地信息的情况,直接采取扣货、罚款等严厉措施。 同时,越南还组建了部长级技术谈判小组,加快推进“供应链追溯系统”建设,确保每一批货物的生产、运输、中转环节都可查可溯,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的通道。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不难看出越南与美国的配合痕迹。当时特朗普正酝酿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额外关税,还计划对航空零部件等高技术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试图从产业链和贸易渠道双重打压中国。 而越南的举动恰好呼应了美方需求,通过关税壁垒和边境管控,帮助美国切断中国企业的转口贸易路径,推动全球供应链向越南等国家转移。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对中国加税的同时,还向美国提出希望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取消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等诉求,双方的利益交换意图十分明显。 中国相关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钢铁、化工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不得不调整对越贸易策略,部分企业开始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或开拓国内市场。而越南的强硬态度也让中越贸易关系陷入紧张,原本顺畅的产业链合作被人为打断,两国企业都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贸易环境。 这场由一纸协议引发的博弈,不仅影响着中越两国的贸易格局,更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