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担心印度的,不是印度和美国联手,而是印度共产党上台。 如果印共真的掌权,我们

洞察观史 2025-11-11 15:45:07

要担心印度的,不是印度和美国联手,而是印度共产党上台。 如果印共真的掌权,我们可能会见证另一个“中国崛起”! “印度共产党上台会变成另一个中国”—— 最近这类说法在网上传得挺热闹,甚至有人说比起美印联手,这才是真的 “值得担心” 的事。 但真要是懂点印度政治的门道,就知道这话里水分比恒河水还多。 印度的共产党根本不是咱们想的 “铁板一块”,能不能掌权都是个大问题,更别说复制什么崛起路径了。 得先把印度共产党的家底说清楚,这可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 印度的共产党分好几个山头,光叫得上名字的就有印共(马)、印共、印共(毛)这些。 2025 年 10 月刚爆出新闻,印共(毛)内部还闹分裂呢,思想领袖拉奥两度发公开信呼吁 “停止武装斗争”,说再这么下去党就没救了,结果被特伦甘纳邦的强硬派骂成 “叛徒”。 这种连内部路线都吵不清楚的派系,别说执掌全国政权,能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就不错了。 真正有点执政经验的是印共(马),在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断断续续掌权几十年。 我前两年去喀拉拉邦采访,当地朋友说印共(马)执政时确实做了点实事,比如把免费教育搞到了村里,公立医院看病也便宜。 但弊端也很明显,他们搞过土地改革,却没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年轻人还是得跑到迪拜、新加坡打工。 更有意思的是,当地工厂老板私下吐槽,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今天鼓励建厂明天就加税,外资根本不敢来。 这就说到核心问题了,中国崛起的关键是政策稳定和执行力,印度恰恰缺这个。 咱们搞改革开放能几十年不动摇,印度光是土地法案就吵了十几年,2020 年莫迪政府想推农业改革,结果农民抗议了一年多,最后只能草草撤回。 印共就算上台,面对印度的联邦制也头疼,各邦有自己的法律,中央想修条铁路都得跟地方政府掰扯半天。 我认识个做基建的中国老板,2019 年去印度谈项目,光审批手续就跑了 18 个月,最后还是因为地方党派斗争黄了。 有人说印共能靠 “集中力量办大事” 破局,这纯属想当然。 且不说印共各派系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印度的宗教和种姓问题就是绕不过的坎。 喀拉拉邦之所以能搞民生工程,是因为当地识字率高、种姓矛盾相对缓和,换个北方邦试试,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就够政府喝一壶的。 中国能举全国之力建高铁、搞扶贫,靠的是统一的社会共识,印度连语言都没统一,22 种官方语言,政策传达都得翻字典,谈何 “集中力量”? 美印联手更像是表面功夫,美国想拉印度制衡亚洲,印度想拿美国的技术和市场,俩人各怀鬼胎。 2024 年美国答应给印度转让半导体技术,结果到现在连条生产线都没建起来,印度自己的官僚体系能把外资拖到失去耐心。 反倒是印共的执政理念,跟中国有不少相似地方,比如重视公有制经济、强调民生保障。 但相似不等于能复制,就像同样是做咖喱,印度的咖喱跟泰国的咖喱味道差远了,国情不一样,结果肯定大相径庭。 国际上早就有人分析过,印度要崛起缺的不是 “好政策”,而是 “能落地的政策”。 印共在地方搞的那些民生试点,有点像 “小范围实验”,放到全国就水土不服。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几十年摸爬出来的,从乡镇企业到特区建设,再到一带一路,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节奏,还得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托底。 这些条件印度现在一个都不具备,就算印共掌权,顶多是换个党派搞 “印度特色”,跟中国崛起根本不是一回事。 国家发展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地基再搭框架。 中国的地基是统一的市场、完善的基建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些都是几十年慢慢攒下来的家底。 印度现在连地基都没打牢,就想盖 “崛起大楼”,就算换个施工队(政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与其担心印共上台,不如看懂一个道理: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没法复制,得靠自己找对路、沉下心干几十年,急不来也抄不来。 这种对 “复制崛起” 的幻想,其实反映出大家对发展规律的误解。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基因和宿命,中国的路是中国人民走出来的,印度的路也得印度人自己去闯。 不管哪个党派上台,只要能踏踏实实解决民生问题、搞稳经济,都是好事。 毕竟,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哪个党掌权,而是能不能吃饱饭、孩子能不能上学、出门有没有路走,这才是所有国家发展的根本。 信息来源: 南亚研究通讯——2025-10-0610月4日 | 印共(毛)路线斗争升级,强硬派痛批“弃武自救”

0 阅读:0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