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对夫妻生下残疾儿子不想要,于是,他们将儿子扔在草丛里。谁料,村里一个大龄单身汉不顾一切把他捡回家,结局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1年冬天,河南洛阳嵩县的一座深山里,村民丁金栓在赶集回家的路上,听见路边传来微弱的哭声。 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草丛里搁着一个旧竹筐,里面裹着个瘦小的男婴。 孩子身上只穿了件红棉袄,脸蛋冻得发紫,嗓子已经哭哑了。 丁金栓把孩子抱起来仔细端详,发现孩子后背凸出一块骨头,像个小尾巴,手背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针眼。 有经验的村民一看就说,这娃准是生了治不好的大病,被爹妈扔在这儿了。 丁金栓当时已经四十多岁,因为家里穷一直没娶上媳妇。 他看着怀里这个气若游丝的孩子,心里揪得难受。 旁边有人劝他别惹麻烦,说这孩子前前后后被好几户人家捡回去过,都因为残疾太重又扔出来了。 可丁金栓还是把婴儿紧紧裹在棉袄里带回了家。 他给娃取名叫丁转成,意思是“转到俺这儿就算成了”。 孩子确实病得不轻。 丁金栓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抱着娃跑到县医院检查。 诊断结果是先天性脊柱裂,医生直言不讳地说,这孩子将来大概率站不起来,还可能大小便失禁。 村里人听说后都摇头,说老丁这是捡了个无底洞回家。 但这个憨厚的山里汉子只是笑笑,用卖牛的钱给孩子办了住院。 出院那天,他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娃走在山路上,嘴里喃喃道:“有爹在,饿不着你。” 抚养残疾婴儿比想象中更难。 丁转成长到三岁还不会站立,双腿软得像面条。 老丁又背着他去省城医院,得到的答复更残酷,孩子终身残疾已成定局。 更糟的是,娃经常尿裤子,身上总带着异味。 村里小孩见了都躲着走,还有人隔着土墙往院里扔石子。 老丁二话不说,干活时把孩子捆在背上,走亲戚也揣在怀里,像只护崽的老母鸡。 转成六岁那年,老丁送他去村幼儿园。 谁知第一天孩子就尿湿了板凳,老师委婉地劝退了。 从此,这个爬行少年再没进过校门。 但他特别要强,靠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自学认字,居然能看懂报纸了。 十三岁那年,他看见父亲冒雨给邻居修屋顶摔伤了腰,突然开窍似的对老丁说:“爹,我要挣钱养你。” 第一次创业是养羊。 父子俩借债买来十只小羊,因为不懂防疫死了一半。 丁转成蹲在羊圈里掉眼泪,老丁却乐呵呵地收拾死羊:“还剩五只呢,明天爹去山上割草喂它们。” 后来尝试种树苗,又因为施肥过量全烧死了。 老丁把枯树苗捆起来当柴火,晚饭时啃着馍馍说:“没事,明天爹去矿上扛活。” 转成十六岁时动过去城里乞讨的念头。 老丁第一次发了火:“咱有手有脚,宁可饿死也不能伸手要饭!” 这话像锤子砸在少年心上。 他开始琢磨正经生计,发现山坳里的野鸡蛋特别畅销。 于是用破木板钉了鸡舍,养了二十只土鸡。 每天天不亮就爬去山林里捡食,膝盖磨出血就垫上旧轮胎,十年下来爬坏了三十多条裤子。 2016年是个转折点。 有志愿者把父子俩的事发到网上,爱心人士捐来三轮车和鸡苗。 丁转成把三轮车改装成手摇式,半天就学会了驾驶。 他开着这辆“座驾”到镇上卖鸡蛋,车斗里总放着块抹布,每次停车先擦干净坐垫上的泥印。 有次遇到压价的小贩,他挺直腰板说:“我的蛋是爬着捡来的,但不比别人贱。” 2018年最扬眉吐气。 丁转成取出六年攒下的十二万存款,加上政府危房改造补贴,把摇摇欲坠的土房翻建成砖瓦房。 上梁那天,全村人都来帮忙,鞭炮声中,老丁被儿子推着参观新房。 看见墙角的无障碍卫生间时,这个沉默一辈子的老汉突然用袖口抹眼睛。 当晚爷俩在新厨房煮了锅饺子,桌上摆着炒鸡蛋和烧鸡,老丁啃着鸡腿嘟囔:“比三十年前那半只香。” 如今丁转成的短视频账号有百万粉丝,他拍父亲种菜、拍自己爬树摘柿子、拍爱心妈妈送来的棉衣。 有网友留言问为什么总乐呵呵的,他回:“爹教我,日子像山道,爬着爬着就平了。” 最近他买了本《交规详解》,说等天暖了要考驾照,带老丁去北京看天安门。 老丁听到这话总会笑出皱纹,然后继续低头编他的竹筐,就像三十年前编那个捡到婴儿的筐子一样仔细。 主要信源:(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从弃婴到孝子,“爬行娃”的艰难逆袭路)



君子不争炎凉
好孩子,欣欣向荣[赞][点赞][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