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夜之间,俄罗斯与芬兰都沉默了:11月1日这天,芬兰不少家庭正盘算着过冬

韫晓生 2025-11-11 16:54:46

[太阳]一夜之间,俄罗斯与芬兰都沉默了:11月1日这天,芬兰不少家庭正盘算着过冬的取暖费,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签下了一纸命令,没有提前打招呼,也没给多余解释,就这么干脆利落地终止了与芬兰长达52年的能源协议。这沉默根本不是突然的,全是早有预谋的冷场。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俄罗斯总理签令:终止部分能源条款!)   这份自1972 年签下的能源开发协议,终止得异常平静,没有激昂声明,没有激烈指责,双方的沉默里藏着早有预谋的切割,更藏着地缘政治洗牌下能源合作的必然结局。   冷战时期诞生的这份协议,曾是不同阵营国家务实合作的标杆。   芬兰借着武奥克萨河的水资源运转起伊马特拉水电站,这可是占芬兰全国发电量10%的"能量心脏",俄罗斯则提供补偿性能源,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资源默契"。   即便苏联解体、欧盟一路东扩,这条纽带仍稳稳托着北欧的地缘稳定。   2021 年数据显示:俄罗斯曾供应芬兰 60% 的进口电力、90% 的天然气及大部分油气产品,当年电力进口额就达 3.4936 亿美元,而俄罗斯也通过稳定出口获得经济收益。   这场"安静的分手"绝非偶然,而是芬俄关系一步步冷透的结果——2022 年俄乌冲突是关键转折点。   芬兰紧跟着欧盟对俄加码制裁,那年4月干脆停购俄罗斯电力,直接砸了合作的根基。一个月后,俄罗斯断了对芬供电,合作只剩个协议空壳。   更关键的是2023 年芬兰加入北约,这个守了几十年中立的国家,把1300公里边境变成北约和俄罗斯的对峙线,圣彼得堡这样的重镇暴露在北约眼皮底下,彻底碰了俄的安全红线。   没多久,北约就在距俄边境百余公里的米凯利市设了陆军司令部,芬兰还打算跟瑞典、英国搞联合军演,有些演习区离边境才70公里,能源合作这下彻底没了政治土壤。   关系恶化的三年里,两边都在悄悄为"散伙"做准备。   芬兰砸钱建起北欧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年能收50亿立方米,不光够自己用,还能接济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来源也改成了美国、挪威、卡塔尔"多条腿走路",同时又猛推风电、生物能源,想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   俄罗斯则把能源出口的重心转向亚洲,2024 年对亚洲出口占比冲到 81%,光是对华天然气,2025 年8月就同比涨了17%,"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快满负荷运转了,未来还打算建新管道再增58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   就算对欧洲出口降了,俄罗斯靠转卖液化天然气和亚洲市场,2025 年石油收入照样能有 1530 亿美元,终止协议的底气足得很。   11 月1日的正式终止,让这场"能源离婚"尘埃落定。俄罗斯外交部只淡淡说句"芬兰违约,协议自动失效",米舒斯京也只强调对方早不履行义务,没多余指责,只用行动说话。   芬兰官方更干脆,全程沉默,既不骂也不劝,只靠政府声明安抚民众"天然气够过冬"。但沉默挡不住真金白银的损失:协议一终止,电价一夜涨了 20%。   和俄罗斯合建的汉希基维核电站停了,能源公司福腾在俄资产被冻,损失几十亿欧元,欧盟给的 5000 万欧元援助根本不够看。为补能源缺口和搞防御,芬兰又加了20 多亿欧元国防开支,国债占GDP冲到近 82%,2025 年 GDP 增长预期也跌到 1%。   对俄罗斯来说,短期虽要调整输电线路方向多花点钱,但长期,终止协议等于明着告诉全世界"安全红线碰不得",同时在西北边境重建列宁格勒军区,把北方舰队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摆了上去,卡累利阿地区还组建了志愿民兵守边境,防御力蹭蹭涨。   可芬兰这边,虽说换来了北约的安全承诺,却把北欧从冷战时的缓冲带变成了俄西对抗的前线。   曾经见证合作的伊马特拉水电站还在转,武奥克萨河还在流,可它们看在眼里的,早已不是双赢的热闹,而是地缘博弈划下的深深鸿沟。   这场半个多世纪的能源合作落幕,藏着最实在的道理——合作从来离不开政治互信,一旦安全焦虑挤走了合作空间,再互补的经济纽带也会断。   芬兰为选边站付了沉重代价,俄罗斯也只能把能源出口的盘子摆向东方。那条流了52年合作记忆的武奥克萨河,终究没扛过地缘政治的洪流,而北欧格局的洗牌,才刚刚拉开序幕。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