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4年,名将罗树甲被俘,为了让他屈服,日军把他的两根大脚趾砍了下来,用刺刀刺入他的手掌,光折磨却不叫他死去,营救人员眼看办法用尽,最后只好使出他们最不想用的一招。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罗树甲) 这一年的湖南耒阳,战火疯狂蔓延,原本该是稻穗飘香的乡野到处是断壁残垣,而被关押在淝永乡谢家村民宅里的罗树甲,正用血肉之躯和侵略者上演着一场无声却惨烈的较量。 说起罗树甲,在当时的军中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打小就揣着保家卫国的念头,后来考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那里摸爬滚打几年,练出了过硬的军事本领。 北伐战争那阵子,他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带着士兵冲锋陷阵,靠着一股子不怕死的劲头和灵活的战术,打了不少漂亮仗,慢慢从人群里冒了尖,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等到抗战的号角吹响,罗树甲更是没半分犹豫,立马扛起枪奔赴前线。那时他是国民革命军的师长,手下的士兵都愿意跟着他干,因为他从不躲在后面指挥,总是冲在最前头。 台儿庄战役、保卫武汉、守卫安徽潜山县,他凭着实打实的战功,后来升了第十八军副军长,不管是手下的士兵,还是老百姓,都打心眼里敬重他。 可战争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1941 年的宜昌会战,成了罗树甲军旅生涯里最惨烈的一场仗。 当时日军调集大批兵力,把他的部队团团围住,双方兵力、装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罗树甲带着士兵们拼了命抵抗,终究还是没能扛住。 部队打光了,他也浑身是伤,好几颗子弹嵌在肉里,差一点就没了命。幸好几个忠心的部下拼死把他从战场上救出来,可他伤势太重,没法再留在前线,只能暂回老家湖南耒阳养伤。 在老家养病的日子里,罗树甲哪儿也坐不住,每天都要打听前线的消息,心里盼着伤口能快点好,好再回到战场上杀鬼子,可他没等到归队的命令,却等来了日军的铁蹄。 1944 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的交通线,饿狼一样扑向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当时国军战略没安排好,兵力也不够,根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一座座城池接连失守。 那年8月,耒阳也没能守住,彻底落入了日军手里。那时候罗树甲还躺在病床上,伤口没好利索,行动很不方便,想转移都来不及,最后还是被日军抓了去。 一开始日军没认出他,看他穿着便服,又病恹恹的,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乡下老人,把他关在谢家村的民宅里,看守也不算严。 可没过多久,一个投靠日军的汉奸认出了罗树甲,立马跑去跟日军邀功,把他第十八军副军长的身份说了出来。 日军一听高兴坏了,立马换了副嘴脸,把罗树甲从简陋的囚室挪到好点的房间,摆上好酒好菜,还派翻译和汉奸天天围着他劝降,说只要他肯归顺,就给高官做,还让他管当地伪政权。 可罗树甲根本不吃这一套。软的不行,日军就露出了凶相。他们把罗树甲拖到院子里,当着其他俘虏的面,用军刀狠狠砍断了他的两根大脚趾。 鲜血一下就流了出来,染红了脚下的泥土,罗树甲疼得浑身发抖,却咬着牙一声没吭,恶狠狠地瞪着日军。日军见他不服软,更疯狂了,刀刃从手心穿到手背,疼得罗树甲差点晕过去。 更残忍的是日军故意不给他人治伤,任由伤口在外面暴露着,有时候还故意碰他的伤口,就是想让他在痛苦中屈服。 关押在旁边的狱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家都佩服罗树甲的骨气,也为他的遭遇着急。外面的营救人员知道消息后,更是急得团团转。 他们屡次打算夜里劫狱,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还牺牲了几个兄弟。后来他们又想贿赂狱卒,让狱卒找机会把罗树甲偷偷带出来,可日军看得太紧,狱卒根本没法单独接触罗树甲。 日子一天天过去,罗树甲的身体越来越差,原本挺拔的个子,变得瘦骨嶙峋,脸色白得像纸,伤口已经化脓腐烂,老远就能闻到臭味,每喘一口气都带着剧痛。 营救人员和狱友们心里清楚,再这样下去,罗树甲迟早会被日军折磨死。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只好拿出早就准备好,却一直不忍心用的毒药——这是唯一能让罗树甲摆脱痛苦,又能保住气节的办法。 后来,一个狱友趁着日军换岗的空隙,偷偷把毒药递给了罗树甲,还把营救无望的情况跟他说了。罗树甲看着手里的毒药,眼里没有丝毫犹豫,反而露出了一丝释然。 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选择,也是作为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接过毒药,一口吞了下去。没过多久,罗树甲就壮烈牺牲了,享年 64 岁。 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到最后也没向侵略者低头,用生命守住了军人的底线。 1945 年,抗战终于胜利了,耒阳的老百姓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罗树甲。大家自发组织起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送葬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送葬的队伍排了足足十里长,大家都含着泪,送这位英雄最后一程。 他用一辈子践行了爱国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日军能摧残他的身体,却打不垮他的意志;能夺走他的生命,却永远夺不走他的爱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