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毒贩桑顿的飞机出事了,1500万美元的可卡因掉进了森林,然后,一只黑熊把它全吃了,30公斤!纯纯的硬货! 1985年9月10日晚,桑顿从哥伦比亚一个偏僻机场起飞,驾驶塞斯纳404飞机,机上超过400公斤高纯度可卡因,黑市价1500万美元。这批货分成多个帆布袋,塞满后舱,飞机严重超载,设计用于短途的机型硬扛长距离飞行。他选择低空路线避开雷达,计划穿越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直奔佐治亚州中部。起飞两小时后,右引擎出故障,油压下降,振动传遍机身,桑顿调整油门补偿,但飞机偏航,无法爬升,只能贴地往前。 意识到燃料和重量双重危机,桑顿启动减重计划,同伴拉开舱门,扔出首批包裹,总重约200磅,用降落伞固定飘向地面。其中一个31公斤大帆布袋没来得及系伞,直接掉进佐治亚州查塔胡奇国家森林,内含40个塑料容器,部分撕裂洒出白粉。扔货后飞机稍稳,他转向田纳西州方向,高度降到1000英尺以下,仪表警告燃料告急。桑顿决定弃机,绑上35公斤备用可卡因,穿防弹衣和夜视镜,带两把手枪和现金,主伞拉开失败,备用伞高度不够只部分展开。 下坠过程中,伞绳缠身减速不足,桑顿砸在诺克斯维尔市郊一户人家车道上,当天早上居民发现尸体,身边散落4500美元现金、几枚金币和Gucci皮鞋。法医确认死于多处骨折和内脏损伤,飞机继续飞60英里后坠毁在田野,残骸散落玉米地。联邦调查局介入,追踪航线回收大部分毒品,但森林那个袋子下落不明。这次行动暴露了桑顿团伙的运作模式,他们从南美直运美国本土,避开海关检查,靠军中技巧多次得手。 桑顿的走私不是孤立事件,上世纪80年代美国毒品泛滥,哥伦比亚卡利集团控制供应链,桑顿作为中间人赚得盆满钵满。他的飞机改装专业,飞行路径绕开热点区,但超载是致命失误。扔货是为了保命,却把问题甩给无辜区域,查塔胡奇森林占地广阔,树木密集,搜查难度极大。警方封锁坠落区,用直升机扫描,但初期没锁定精确位置。这批货的丢失让调查更复杂,桑顿的死直接瓦解了“The Company”,剩余成员面临追捕。 警方扩大搜查,地面队穿越森林标记点,直升机投放设备扫描地表,回收散落包裹,但主袋始终没影。三个月后,1985年12月,一猎人闻臭味找到黑熊尸体,腹部肿胀,旁有空容器和破帆布。解剖确认175磅熊吃掉31公斤可卡因,死于中毒并发心脏骤停和脑血管破裂。尸体防腐制成标本,放在肯塔基莱克星顿商场玻璃柜,游客围观多年。 桑顿网络崩盘,成员被捕,供出细节。2023年事件拍成电影《可卡因熊》,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改编情节,但真实案卷强调人类贪婪的破坏。毒品贸易留下的教训,至今在禁毒教育中反复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