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随着兴义南站内部装饰收尾,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的保田站、兴义南两座新建站房正式完工,标志着这条串联黔西南与滇黔桂区域的交通大动脉,距离11月30日开通运营仅剩半月倒计时。作为贵州“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公里,这条桥隧比高达90.66%的山区高铁,不仅将结束黔西南州不通高铁的历史,更让贵阳至兴义的旅行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小时内,全省8个市(州)1-2小时高铁交通正式成型 。 盘兴高铁正线全长约9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自沪昆高铁盘州站引出,穿越乌蒙山与喀斯特峰林,经盘州保田镇一路向南,最终接入兴义南站。全线需攻克46座桥梁、38座隧道,其中全长11.2公里的保田隧道作为Ⅰ级高风险工程,穿越67处空腔溶洞和5条断层,施工团队通过地质雷达探测、全自动化位移监测等技术,将构件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成功破解了岩溶涌水、围岩变形等难题。如今,这条“群山间凿出的动脉”已完成联调联试,10月11日起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故障模拟、应急演练等各项测试均顺利推 进,为开通筑牢安全防线 。 两座新建站房堪称“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向奔赴”。兴义南站以黔西南标志性景观“万峰林”为设计核心,薄腹钢管梁式屋盖连绵起伏,宛如峰林叠翠,2万平方米的站房内设置3台5线(远期预留4台7线),智能导航、人脸识别检票等设施一应俱全,更配套了商业专区与物流地道,出站即可通过“黔程出行”小程序预约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的景区直通车。而保田站则以“山间驿站”为立意,层叠转折的屋面模拟蜿蜒山路,橙色饰面板点缀的候车大厅呼应山地肌理,3000平方米的站房虽小巧精致,却承担着辐射周边4.7万群众的重任,其配套的物流通道将助力当地生姜、刺梨等农特产品年运输量突破万吨,成为区域性农产品集散枢纽 。 这条总投资135亿元的扶贫高铁,承载的不仅是交通功能。通车后,区域物流成本将降低15%-20%,预计年均吸引旅游客流超800万人次,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与万峰林景区将串联成滇黔旅游环线。初期计划开行10-20对动车组,覆盖早中晚高峰,旅游旺季还将加开“高铁+景区”专列,让喀斯特秘境触手可及。从2018年先期开工到2025年即将通车,盘兴高铁的七年建设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山区高铁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贵州成为全国第7个实现市(州)高铁全覆盖的省份,为黔西南非煤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开通日期临近,沿线城市已进入“高铁经济”预热模式:兴义高铁新城加速建设,保田镇3.5万亩生姜规范化种植基地同步扩容,盘州与兴义的产业联动也将迎来“小时级”协作时代。这条穿越峰林的高铁,终将成为串联资源、联通民心、拉动发展的黄金通道。
事实证明在绝对的财富面前,美貌和学历都不值得一提!我外甥自己处了一个长的很漂亮的
【1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