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正式入列,美媒称不足为惧,中国航母离美国有“百年差距” 福建舰这艘大家伙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12 20:44:41

福建舰正式入列,美媒称不足为惧,中国航母离美国有“百年差距” 福建舰这艘大家伙终于正式入列了,就在2025年11月5日,地点是海南三亚的一个军港。这事儿一出,中国海军直接迈进了三航母时代,感觉就像是咱们的海上力量一下子壮实了不少。从辽宁舰起步,到现在福建舰上马,用了十来年时间,就搞定三艘航母,这速度搁谁身上都得服气。辽宁舰是2012年入列的,那时候还是从苏联的老瓦良格号改造过来的,滑跃式起飞,吨位六万吨出头,主要用来练手摸索航母怎么用。接着是山东舰,2019年服役,这回是纯国产的,滑跃式继续用,排水量也到六万七千吨,标志着咱们在建造上站稳脚跟了。现在福建舰来了,八万多吨,电磁弹射系统,全自主设计,从下水到入列就三年多,技术上直接跳了一大步。电磁弹射这玩意儿,能让舰载机带更多油弹起飞,效率高多了,不像滑跃式那么受限。简单说,这三艘航母一脉相承,但每艘都比上一艘牛,辽宁练基本功,山东夯基础,福建直接上硬菜。 说起福建舰的具体配置,它舷号18,长三百多米,宽八十米,动力是常规蒸汽轮机,但弹射器是电磁的,这在全球也就美国福特级用过。舰载机方面,能搭载歼-15、歼-35这些隐身战斗机,还有预警机和直升机,总数能到五六十架。海试阶段,从2024年5月第一次出海,到2025年9月完成弹射测试,全过程稳扎稳打,没出啥大纰漏。入列后,它会配属东部战区海军,主要负责东海和南海方向的任务。跟前两艘比,福建舰的甲板是平直的,没了滑跃坡道,这意味着飞机起降更灵活,出动率能高出不少。辽宁和山东的滑跃式,飞机得靠自身推力冲坡,载荷有限,福建用电磁弹射,一次就能甩出去重型机,作战半径直接拉长。建造上,江南造船厂包办了,从钢板切割到系统集成,全链条国产化,成本控制得也紧实。这不光是船大,还代表着咱们在材料科学、电力推进这些领域的积累。以前航母是奢侈品,现在成了常规装备,海军的训练体系也随之升级,双航母编队已经在东海练过兵了。 美媒对这事儿反应挺有意思,《国家安全周报》直接甩出一篇,说中国航母跟美国有“百年差距”,听起来挺吓人,但细抠其实是老调重弹。他们承认福建舰在建造速度和技术上追得紧,甚至在电磁弹射这块儿并驾齐驱了,但死咬着作战经验不放。从一战到现在,美国海军用航母打过上百场仗,积累了海量实战教训,中国这边三艘航母加起来才刚起步,演习再多也模拟不出真刀真枪的乱局。文章还点名,说美军有夜间起降的熟练度,舰载机软件能适应恶劣天气,预警系统链条完整,这些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中国呢?他们觉得咱们缺夜战经验,预警机数量少,补给链在远海容易卡壳。福克斯新闻也附和,说福建舰虽先进,但出动率顶多六成,不如美国五十年前的老尼米兹级。CNN的报道更直白,称中国航母群在西太还只是陪衬,美国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随时能顶上,经验这道坎儿不是钱堆就能过的。总的看,美媒这套说辞是想给自己打气,承认硬件差距在缩小,就用软实力来拉开距离。毕竟,美国海军预算一年扔两千多亿,航母维护就是个无底洞,但他们总爱强调“软硬结合”的老经验。 不过话说回来,这“百年差距”听着玄乎,实际一掰扯就露馅了。经验是宝,但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美军独家专利。先看他们自家的事儿,今年10月26日,尼米兹号在南海转悠,半小时内连栽两架机,一架是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三名机组幸好都捞起来了;另一架是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直接砸海里。这艘航母服役快五十年,本来是“落幕之旅”,结果闹这么大乌龙,到现在原因都没整明白,外界猜是燃料问题、设备老化还是操作失误,总之调查组还在翻黑匣子。太平洋舰队声明说这是“例行行动”出岔子,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尴尬。早几年,杜鲁门号在红海巡航,2024年被一艘商船撞了侧舷,钢板变形,维修花了大半年;同年还摔了三架舰载机,起飞中引擎罢工、海上夜间着陆滑出跑道,这些事故接二连三,暴露了美军高强度部署下的疲劳。统计显示,近年美国海军航空兵重大事故频发,2023年就丢了五架F-35,2024年又添几笔。经验丰富是没错,但老舰维护成本飙升,新舰如福特级调试多年还卡在电磁故障上,实战中真能顶住?中国海军这边,演习强度不输人,东海、南海轮番上,双航母对抗模拟过敌方潜艇群和导弹饱和攻击,预警机KJ-600已经在福建舰上测试,夜间操作也从辽宁时代就开始练。差距有,但不是天堑,更多是时间差,咱们用数据驱动的训练在补位,美军靠历史包袱在拖后腿。 中国航母这十年进步的逻辑挺清楚的。起步晚,但后发优势明显。西太格局变了,美国从“自由航行”转向“印太战略”,拉盟友围堵,但中国海军不求称霸,只管自家海权,演习中强调联合补给和反介入,实战潜力在积累。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