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还没有回过神来拜登四年的外交叙事,堪称自冷战结束以来阵营对抗与意识形态的集大

庚黑星君 2025-11-13 04:59:06

台湾还没有回过神来拜登四年的外交叙事,堪称自冷战结束以来阵营对抗与意识形态的集大成者。拜登政府在冷战东西方对抗、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明了一个“自由VS威权”的模型,然后把所有国际政治问题统统套到这个框架下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把地缘政治摩擦(中美、美俄)和大国科技竞赛包装为价值观冲突,号召志同道合的盟友联合起来,共同维护“自由世界”的秩序。这套搞法让台湾民进党当局很是受用,于是蔡、赖等人纷纷在行为和表述上向美国靠拢,学了一堆“拜氏语录”。赖清德与副手萧美琴在华盛顿合影,2023年11月。萧美琴这个副手是拜登任内定下的,完全服务于跟民主党打交道,在MAGA那边毫无人脉。2021至2024年间,窜台的西方政客络绎不绝,其中捷克参议长访台期间竟公然表态称“我是台湾人”。研究两岸及冷战历史的岛内知名学者吴玉山解释道,这句“我是台湾人”是有历史缘由的,它来自1963年肯尼迪在西柏林的演讲——“我是柏林人”。吴玉山调侃称:“我们何德何能,让万里之外的欧洲国家讲出如此示好之话?”不难体会,在拜登政府新冷战的叙事下,个别欧洲政客已经头脑发热到疯狂,将台湾视作新时代的西柏林。对此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坦言:“台湾人其实都知道,美国对台政策的形成不是出于爱台湾人,而是因为台湾是用来对付中国大陆的一枚重要棋子。利用外部强权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多宣称‘支持’台湾的西方政治人物几乎不了解台湾地理,更不要说历史和文化。”A对B的意见不仅仅是由A-B关系决定的,还取决于A-C关系和C-B关系,如果A非常在意C特别在意B,那A也会相应地在意B。通俗点解释,这些欧洲国家之所以言必称台海,不断派出议员或其他官员到台湾,不是因为它们在意台湾,而是因为在意美国。是美国想捧台湾,想炒作台海议题,想把台湾问题国际化,所以它们积极配合,煽风点火。越在意美国立场的欧洲国家越容易争相表达对台湾的支持,最典型的就是立陶宛。过去几年里,拜登政府的做法是尽可能曝光台海问题,不停地在G7公报、北约声明、美日韩峰会等场合指指点点。这让岛内十分兴奋,喊出“让世界看见台湾”的口号,直到今天民进党当局也没能从“拜登语录”里走出来。G7峰会合影,2024年。2024年6月14日,拜登任内最后一次G7峰会在意大利落幕。在会后发表的G7联合公报里,有关中国的段落高达2000多字,里面从中俄关系讲到台海、南海,再到新疆、西藏,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等,可谓是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事后台当局第一时间表示欢迎,称“感谢七大工业国(G7)再度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如上图所示,2024年的G7峰会邀请了大量“统战对象”,比如站在后排C位的印度总理莫迪,以及前排边上的阿根廷总统米莱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等。时间来到2025年6月,当G7峰会再次召开时,形势已然天翻地覆。特朗普只参加了一天便提前打道回府,G7根本没来得及发表什么联合公报,代之以涉及不同议题的多份联合声明。所谓的“联合声明”全部集中在一些不痛不痒的领域,六份声明的主题分别是移民、人工智能、关键矿产、野火、跨国犯罪和量子计算。G7内部共识脆弱到连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声明都没有达成,因为对俄措辞太过强硬,美国反对签署。开完会后,加拿大总理卡尼作为主办方发表了一个“会议主席总结”,里面提了一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就这句话让台当局又兴奋了好一阵,把诸如“共同价值”“捍卫民主”等话术重复了好几遍。在2025年11月5日岛内举行的“远见高峰会”上,邀请了《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做视频演讲。弗里德曼称,“过去那种可以确信美国支持台湾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泽连斯基”,他建议台湾莫采取任何激进行动,应发展既有的优势经济,尽量避免卷入冲突。弗里德曼表示:“我都不能确定如果纽约市遭到入侵,特朗普是否会保护它了,遑论台湾。”美国学者翁履中表示赞同弗里德曼的建议,认为台湾应守住半导体关键技术,“不要执着要被世界看到”,必须视时机而定,不要选边站。参加论坛的苏起随后指出,美国对台政策已由2024年前的“抗中保台”滑向“软抗中,不保台”。他引述前白宫副国安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的话说,“如果两岸爆发冲突,台湾必须独自抵挡两个月,美国才能赶到。”苏起表示,台湾这块土地对美国没那么大价值,但对中国大陆价值很高,假如双方以单纯做交易的心态坐下来谈,不排除特朗普会“动心”。34岁的印度裔穆斯林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后,特朗普称“我们在纽约丢掉了一些主权”。曾被特朗普斥责为“Fake News”的CNN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中披露赖当局在跟特朗普政府打交道时遭遇的尴尬处境。文中称,今年9月联大会议期间,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曾偷偷跑到纽约,在一家名为Le Bernardin的高档餐厅设宴,邀请美国官员参加。为什么不直接跑去华盛顿宴请呢?因为台官员出现在华盛顿比较敏感,很容易被舆论放大,而且身处京畿重地,美国官员也更加小心谨慎。所以林佳龙便趁着大家去纽约开会、各国代表鱼龙混杂之际,想私下跟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们见个面。具体邀请了谁我们不得而知,反正结果是无一人到场,受邀美方官员均以“行程安排”为由推掉。CNN这篇报道一出,立即在岛内炸锅,网友留言表示:“台积电都送了,飞机也没交货,现在连人都不出席,是遇到诈骗了吗”“根本被无视,零存在感的提款机”…… 既然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微妙转变,美国的盟友们自然更加识趣,据《日经新闻》报道,台湾与加拿大等方面的贸易谈判已陷入停滞,驻爱沙尼亚代表处也因名称卡关。众所周知,2021年3月蔡当局曾在立陶宛搞了一个“台湾代表处”,立陶宛随即遭到中方强烈反制,对华出口下降了80%,但当时拜登政府迅速“补偿”了立陶宛,通过军事援助等形式予以激励。在拜登四年里,通过涉台议题挑衅中国成了许多西方小国的“创收手段”,谁跳得高,谁拿钱就多。然而与长久的互惠商业关系相比,政策性激励总是暂时的。2025年9月5日,立陶宛官员证实,美国国防部上周已正式通知欧洲国家,从下一个财年起,将“333条款”(波罗的海三国为主要受惠国)下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全部削减至零。

0 阅读:0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