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在11月11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表示,针对此前高市早苗在国会上对涉台错误言论,日本已向中方做出说明。 并且他表示,日本只是希望台湾问题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但在台湾问题上对立场日本将遵循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精神,这一立场始终未变。 日本这次在涉台问题上的松口,说白了就是被中方的强硬回应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赶紧找台阶下。 事情的起因是自民党核心人物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抛出的一番狂言,她直接将台海冲突与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 挂钩,声称到时候可能动用集体自卫权。 甚至不用等美国点头就能让自卫队介入,还用上了 “侵略” 这类刺激性词汇,把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的模糊论调彻底摆上了台面,这简直是踩着中日关系的红线跳舞。 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完全没给日方含糊其辞的空间。先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上直接硬刚,用 “莫名其妙吐出一个脏头,就该一手剁掉” 的隐喻反击,即便帖子被举报下架,转头又发了条更狠的,直接点出日本作为战败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历史罪责,警告其 “以免再次遭受战败般的民族毁灭”。 这种由高级外交官在公共平台发出的直白警告,比常规外交辞令威慑力强得多。 紧接着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连发三问,直击要害地质问日方想给 “台独” 势力传什么信号,是不是要挑战中方核心利益,同时明确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还特意点出今年是台湾光复 80 周年,提醒日本别忘了自己的殖民历史。 中方这波组合拳打出去,日本国内先乱了阵脚。前首相野田佳彦公开表示对高市的言论 “极为震惊”,直言这种冒进行为存在重大风险,连日本国内理性声音都觉得她玩得太出格。 更关键的是经济账根本算不过来,2024 年日本对中国贸易额达 2917 亿美元,对华贸易依存度早就突破了 60% 的警戒线,中国还是日本汽车、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重要市场,光是汽车出口这块,要是真把关系搞僵,损失就得数以百亿计。 日本那些喊着强硬口号的政客心里门儿清,真要跟中国彻底翻脸,国内经济首先扛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高市早苗自己先怂了,没过几天就在国会改口,说之前的话只是 “假设性回答”,以后会谨慎表述,虽然嘴硬说不撤回,但态度已经明显软了下来。 到了 11 月 11 日,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干脆代表政府出面 “灭火”,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遵循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精神,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特意说明已向中方作出说明,这一套操作下来,活脱脱是给之前的挑衅言论擦屁股。 要知道《中日联合声明》里白纸黑字写着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高市之前的言论根本就是公然违背这份外交基础文件,现在又绕回原点,不是妥协是什么。 说到底日本就是典型的投机心态,想借着美国的印太战略刷存在感,让右翼政客抛出极端言论试探中方底线,以为能两头讨好,既不得罪美国又能保住对华利益。 可他们忘了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从不让步,这次的强硬回应就是明证,从外交喊话到历史追责,再到背后暗含的实力威慑,每一步都精准打在日本的软肋上。 日本自己也清楚,真要把中方惹急了,别说经济损失,连地区安全都得受影响,毕竟台海真有事,日本作为邻国首当其冲。 所以说日本这次的妥协根本不是突然良心发现,纯粹是中方的强硬回应让他们看清了现实,知道再闹下去就得付出真代价。 这种先挑衅再澄清的套路玩多了,只会暴露其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想试探底线又没那个底气,最后只能乖乖退回到原来的承诺框架里,说到底还是实力差距摆在那,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的道理,他们再清楚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