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传来新消息!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表示:国民党不接受“一国两制”,两岸都很清楚

当永安 2025-11-13 17:16:59

国民党传来新消息!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表示:国民党不接受“一国两制”,两岸都很清楚这个事实,这话的意思基本上就是个标准答案了,讲清楚了国民党不接受“一国两制”的态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萧旭岑的表态,是不是解决问题了?显然不是。他把“不接受一国两制”挂出来,好像在给国民党内部和外界划清界限,标榜立场清晰。 台湾选民听到这里,可能会点头表示满意,觉得至少在大是大非上国民党不会模糊。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国民党惯用的“口头明确,行动模糊”的老套路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国民党一贯的作风就知道。他们在对大陆的态度上,既想表明自己是“反对一国两制”的,又不想完全得罪大陆。这种策略,看起来像是在左右逢源,但实际上是自找麻烦。 台面上说不接受,但心里又怕得罪对岸,怕影响双方经济和交流。于是,表态一响亮,实际行动却还是各种拖、各种留白。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嘴巴上硬,手脚上软”。 这种做法的尴尬在哪里?先说台湾选民那边。大家看政治人物,尤其是关键议题,很在意态度和行动的一致性。 如果国民党表态激烈,实际又软绵绵,台湾人怎么看?自然有点无感,甚至会觉得被耍了。你嘴上说“不接受”,行动上又不敢有实质对抗,两面不讨好,选票难涨。 这也是国民党一直在台湾选举中被年轻选民挑刺的原因之一,模糊、摇摆、讨好所有人,却得不到真正的信任。 再说大陆那边。大陆看国民党的表态,其实有两重意思。第一,是听到“不接受一国两制”可以安心,觉得国民党没打算接受台独的极端主张。 第二,却也明白,这只是表面功夫。国民党内部分子依然希望保留一些操作空间,想和大陆搞经济联系、维持交流,这就让人看不懂国民党的下一步棋。 两岸关系的现实很残酷。不是喊一句“不接受”就能解决问题,也不是摆个台面姿态就能推动交流。 国民党的这种“表面明确、实际模糊”的策略,虽然短期内能缓和部分压力,但长期来看,既不能得到台湾选民真正认可,也无法让大陆完全放心。结果是党内左右逢源、外部难取信,两边都尴尬。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国民党为什么总是这么摇摆?这就涉及到党的基本生存逻辑。国民党现在在台湾的地位已经不如过去,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各种利益。 既要稳住老一辈选民,又要吸引年轻选民;既要维持和大陆的经济联系,又要表现出政治独立性。 要做到这点,口头表态就成了最安全的工具,你说得响亮,但实际不触碰底线,不惹麻烦。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策略性模糊”,或者更直白一点,“不得罪任何一方的摇摆”。 可是,这种摇摆真的可行吗?答案显然不乐观。在台湾,选民越来越看重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号。 你说不接受一国两制,但平时在岛内政策和社会议题上又表现得模糊、不敢作决断,选民会感受到落差。 更严重的是,这种表态很容易被对手利用,直接说你口头坚决,实际软弱。换句话说,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反而可能削弱党在选民心中的信任度。 再回到两岸关系层面。两岸之间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经济联系、民间交流、政治互动……这些都需要稳定的政策和明确的态度支撑。 国民党这种“嘴上说不接受,一旦涉及具体政策就尽量拖延”的做法,看似灵活,实际上增加了不确定性。 大陆想推进交流合作,难免会心生疑虑,你表面说不接受,但到底会不会做实质动作?这种不确定性,其实阻碍了双方的实际沟通。 可以说,萧旭岑的这句“不接受一国两制”,是一种“政治秀”,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党内有人需要表态明确,党外有人希望看到坚定立场,但真正能推动两岸关系的,往往不是嘴巴,而是行动。 只表态不行动,既不能增加台湾选民的好感,也不能让大陆信任你,结果只能让党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这件事的本质并不复杂,国民党副主席的话,看似明确,但背后延续的模糊策略,让党内外都看得清楚,这是个左右逢源、摇摆不定的局面。 短期内还能维持表面平衡,但长期来看,对台湾选民来说缺乏吸引力,对两岸关系来说缺乏推动力。换句话说,嘴上硬,行动软,这种策略注定是难讨好任何人的。 对于国民党来说,表态固然重要,但行动才是真正的考验。嘴上说得再响亮,也抵不过日常政策和执行力的真实检验。

0 阅读:0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