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特朗普打脸高市早苗:很多盟友还不如中国高市早苗说错话,特朗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13 19:54:08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特朗普打脸高市早苗:很多盟友还不如中国高市早苗说错话,特朗普也帮不了她。 近日,高市早苗就台海局势发表不当言论,超出了历届日本政府的“模糊底线”,遭到中方强烈驳斥。美媒嗅到了硝烟的味道,试图让特朗普帮高市早苗撑腰,对中国施压,结果却遭到特朗普“绝杀”,简直不要太好笑。 在国际关系中,日本常常将自身安全与美国紧密绑定,寄希望于美日同盟的铁板一块。但当高市早苗最近在国会就台海问题直言不讳时,这一逻辑链条却意外断裂。她11月7日在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如果中国对台湾实施海军封锁或阻挡美军介入,将直接威胁日本的生存空间,自卫队需据此启动集体自卫机制。这一表述远超以往日本领导人的含糊其辞,迅速点燃中日外交火药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次日即出面回应,强调此类言论严重违背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原则,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也在社交平台上直击要害,警告这种挑衅可能招致严重后果。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虽匆忙澄清,仅为假设情景,但风波已然扩散。 高市早苗的发言背景源于日本国内对安全环境的焦虑。自安倍时代起,日本逐步强化对台海的关注,将其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框架。2022年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已明确提及台湾稳定对日本的重要性,但历任首相多采用模糊策略,避免直接卷入潜在冲突。高市早苗上台后,继承了自民党右翼路线,更倾向于强硬表态。她此次在国会答辩中,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存立危机”挂钩,意在为明年防卫费增至GDP的2%铺路。日本2025财年防卫预算已达创纪录的8.7万亿日元,其中导弹采购和西南诸岛部署占大头。这番操作虽迎合国内鹰派,却忽略了中日关系的脆弱性。中国作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24年超3000亿美元,任何摩擦都可能波及经济链条。高市早苗的言论一出,北京的回应迅猛而精准,不仅重申一个中国原则,还点名批评日本军国主义苗头。这让东京陷入被动,外务省不得不加班协调,试图通过非正式渠道缓和气氛。但事实证明,这种越界表态往往适得其反,加剧了邻国猜忌。 美媒对这一事件的炒作带有明显意图。11月10日,福克斯新闻在节目中特意切入中日争端,主持人西尔维娅·杰弗里斯先播放高市早苗的国会片段,然后抛出问题给特朗普:鉴于中国外交官的激烈警告,中国显然不是美国的朋友,日本才是,对吧?这一设计直指特朗普的印太战略,试图拉他下水,支持日本立场。美媒近年来常将台海议题与中美竞争捆绑,借机放大中国威胁论,以此推动国会通过更多对华法案。2024年,美国国会已批准对台军售超20亿美元,部分资金用于反舰导弹,这与日本的西南岛链布局一脉相承。但特朗普的回应出人意料,他避开台海细节,转而抨击盟友体系。我们很多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在贸易上占的便宜比中国还多。这话一出口,现场氛围顿时微妙,主持人试图追问,日本作为关键伙伴呢?特朗普却继续强调,那些协议让美国损失了制造业岗位,中国至少在谈判桌上更直率。 特朗普对盟友的不满由来已久。从2017年上任起,他就多次抱怨北约成员拖欠军费,欧洲国家贸易壁垒高筑。美日关系虽紧密,但摩擦从未断绝。2024年,美日签署关键矿产协议,日本承诺提供稀土供应,但特朗普仍旧旧事重提,指责日本汽车出口抢占美国市场份额。2023年数据显示,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700亿美元,这在特朗普眼里是赤裸裸的占便宜。相比之下,中美贸易战虽激烈,但2025年初步协议已让关税有所松动,中国承诺增加农产品采购。这让特朗普更倾向于务实路线:不愿为日本的台海冒险买单。他在采访中虽承认中美竞争,但明确不愿因盟友得罪北京,这与他之前在驻日美军基地时的热情形成对比。那时,他揽着高市早苗肩膀,宣称美日同盟进入黄金时代。可短短几周,风向逆转,特朗普的“绝杀”让日本的期待落空。这反映出美国外交的现实主义内核,盟友地位并不等于无条件担保。 中日关系的修复之路注定曲折。高市早苗上台后,本欲重振经济外交,但台海风波打乱了步伐。中国作为日本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占比达20%,任何升级都可能引发供应链断裂。日本企业如丰田和索尼,已在华投资超千亿美元,撤资成本高企。特朗普的表态虽未直接施压中国,却间接缓和了中美紧张,这对日本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暴露了同盟的脆弱;另一方面,也给东京敲响警钟,推动更务实的对华政策。2025年G20峰会即将在巴西举行,中日领导人或借机会晤,讨论气候和贸易议题。但台海阴影挥之不去,日本需谨慎权衡,避免一言激起千层浪。总体而言,这一事件提醒各国,地缘博弈中,言语如刀,稍有不慎,便伤及自身。

0 阅读:1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