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出了个“749分怪才”,离满分只差1分,全省第一,全国轰动。 可就因为戴着厚眼镜、笑起来有点“木”,他被贴上“书呆子”标签,网友调侃“除了考试啥也不会”。 谁能想到,这个曾被群嘲的“呆头状元”,后来让硅谷巨头开出百万美金年薪都留不住,如今低调做着能让“中国造”挺直腰杆的大事? 当年键盘侠笑得有多响,如今脸就被打得有多疼。 王端鹏压根没回嘴,揣着理综满分、数学149、语文英语双140+、奥数加分20的逆天成绩单,一头扎进清华化学工程系。 本科四年,他白天钻实验室,晚上啃文献,空档打辩论、打篮球、拿奖学金,活生生把“书呆子”剧本撕成“全能学霸”副本。 毕业钟声一响,他转身赴美,杜克硕士、斯坦福博士,一路火花带闪电。 美方公司豪车别墅绿卡齐上阵,他一句“胃恋家乡菜”轻巧婉拒,提着行李箱就回国,留下一堆HR原地石化。 回国后,他隐身中科院化学所,成了一名“高分子狙击手”。 高性能聚合物、生物可降解材料、“卡脖子”难题,他带队挨个爆破。 曾经被人垄断的核心技术,如今贴上“中国身份证”,国产大飞机、航母、火箭都悄悄用上了他的成果。 那些笑他“呆”的人,现在只能隔着屏幕喊真香。 颜值滤镜在硬核实力面前碎成渣: 放弃百万年薪不是傻,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混娱乐圈不是闷,是把热血熬成材料里的每一道分子链。 王端鹏用十八年反向证明: “书呆子”只是路人视角, “国之重器”才是他的正脸。 评论区聊聊: 如果当年是你,会接那百万年薪还是转身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