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血色记忆:渣子洞白公馆的不屈忠魂 1949年深秋,重庆解放的曙光已

友爱百香果 2025-11-14 17:25:12

11·27血色记忆:渣子洞白公馆的不屈忠魂 1949年深秋,重庆解放的曙光已近在眼前,可关押在渣子洞、白公馆的三百多名共产党员与革命志士,却没能等到黎明。这不是什么“权力交接中的意外”,而是国民党反动派在败亡之际,对革命力量犯下的滔天罪行——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手持机枪、提着汽油桶,闯进阴冷的牢房,用子弹和烈火,将志士们的呐喊与希望淹没在血泊之中。 他们中,有写下《我的“自白书”》的陈然,面对敌人的屠刀仍高呼“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有年仅29岁的江竹筠(江姐),即便十指被钉进竹签,也始终没向敌人吐露半个字;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青年,他们或许还没来得及看到新中国的国旗升起,却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特务们以为,屠杀能摧毁革命意志,却不知这些志士的鲜血,早已化作滋养新中国的养分——他们倒下的地方,后来长出了常青的松柏,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宁死不屈”的信仰。 如今,渣子洞的铁窗依旧,白公馆的石壁上还留着志士们刻下的“光明”二字。这些不是冰冷的历史遗迹,而是沉甸甸的提醒:新中国的成立,从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无数像陈然、江竹筠这样的先烈,用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光明的道路。我们铭记11·27,不是为了沉溺于伤痛,而是要永远记得: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未竟的理想,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续守护,让“不屈”的忠魂,永远闪耀在民族的精神星河中。

0 阅读:15
友爱百香果

友爱百香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