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技术分析中“支撑与阻力”的基础概念、应用特点及实际案例,是一套循序渐进的技术分析入门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可总结如下: 1. 支撑与阻力的基本概念(第1张图) - 支撑:指股价下跌过程中遇到买盘强劲而止跌回升的价位或区域,通常是波谷(最低点),代表下方买盘力量较强,股价触及后容易反弹。 - 阻力:指股价上涨过程中遭遇卖盘压力而回落的价位或区域,通常是波峰(最高点),代表上方卖盘力量较强,股价触及后容易回落。 2. 上升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第1、2张图) - 在上升趋势中,股价整体向上,支撑位和阻力位都不断抬高(即低点和高点逐步上移)。 - 支撑位出现在波谷(如点2和点4),是股价回调时的止跌位置; - 阻力位出现在波峰(如点1和点3),是股价上涨过程中的暂时停顿点,但通常会被突破,推动趋势继续上行。 - 上升趋势中,旧的阻力位一旦被突破,往往会转化为新的支撑位。 3. 下降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第3张图) - 在下降趋势中,股价整体向下,支撑位和阻力位都不断降低(即低点和高点逐步下移)。 - 支撑位出现在波谷(如点1和点3),是股价反弹的暂时停顿位置,但往往难以持久,最终会被跌破; - 阻力位出现在波峰(如点2和点4),是股价下行中的压力区域。 - 下降趋势中,支撑位更多表现为短期停顿,而非趋势反转点。 4. 支撑与阻力的实际案例分析(第4张图) - 通过一个具体的股票K线图案例,展示了支撑位与阻力位在实际走势中的表现: - 阻力位(如46元):股价多次尝试突破但未成功,显示上方抛压较重; - 支撑位(如31.5元):股价多次回踩后反弹,说明下方买盘支撑较强; - 震荡区间(如多次未能突破的阻力位形成箱体):股价在一定范围内反复波动,多空双方力量相对均衡,市场尚未选择明确方向,属于中继形态。 - 该案例也体现了圆形顶部等反转形态中支撑与阻力的典型特征,市场在此类形态中往往处于犹豫和平衡状态。 5. 支撑与阻力的总结与应用(第5张图) - 支撑与阻力是理解市场趋势和价格行为的基础知识,也是分析反转形态(如头肩顶/底、双顶/底等)的重要工具,其中颈线常常扮演支撑或阻力的角色。 - 支撑与阻力并非固定不变,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突破后的阻力位可能成为新支撑,跌破后的支撑位可能转为新阻力)。 - 学习目标是能够识别简单的支撑位和阻力位,并判断当前行情处于何种价格区间,为后续更深入的技术分析打下基础。 整体来看,这套内容从理论定义入手,到趋势中的表现,再到实际K线图案例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支撑与阻力在股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适合初学者掌握价格行为分析的基础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