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一种被称为“涨停水上漂”的操作模式,主要讲解该模式的特征、筛选逻辑与具体的买卖策略,核心内容总结如下: 一、模式背景与目标: 股票涨停后的常见走势有三种:一是“一日游”,即涨停后第二天开始一路下跌,容易被套,不建议参与(标记为PASS);二是“强势大牛”,即涨停后连续涨停,但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及时上车,也不作为主要目标(标记为PASS);三是“涨停后回调几日,再突破并开启主升浪”,这种走势提供了观察和上车的机会,是该模式关注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涨停水上漂”形态。 二、“涨停水上漂”模式的五大要点及细节: 1. 前期必须出现涨停:涨停是主力资金关注的信号,只有出现过涨停的个股才值得关注,没有涨停的票可以直接忽略。 2. 首板后通常会有连续回调:涨停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股价往往会进入调整阶段,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观察调整的方式和幅度。 3. 调整期间不能跌破涨停当天的最低价:首板涨停后,如果连续三天回调,但始终没有跌破涨停当天的最低价格,说明股票仍然保持强势,这是判断该股是否具备继续上涨潜力的关键标准。 4. 最佳买入时机为第三天尾盘:在涨停后的第三天,如果股价依然保持在涨停价之上(即没有跌破最低价),并且这三天内没有出现大阳线或剧烈震荡,同时成交量呈现持续缩量的状态,那么第三天尾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介入时机。 5. 防守位为涨停价,严格止损:买入后,应将涨停价作为防守点,一旦股价跌破涨停当天的最低价(即跌破涨停价支撑),应果断止损离场,不可贪心。如果股价始终未跌破该支撑位,则后续有很大概率开启一波主升浪行情。 总结来说,“涨停水上漂”是一种追求稳健、注重主力行为与价格支撑的股票短线操作模式,核心在于识别涨停后回调但不破关键支撑、且走势稳健的个股,在调整末期(通常是第三天尾盘)择机介入,并以涨停价为防守底线,严控风险,目标是捕捉后续可能启动的主升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