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伦当时很崇拜李白,又很有钱,请李白吃饭游玩儿,最后就有一个要求:给自己写个诗。那也就是相当于请明星签名呀!李白也很有经验,写了个这,通俗易懂,里面又有李白的名字又有汪伦的名字,又有汪伦请李白游玩儿的地点,相当于一个签名。这种诗李白一分钟能写8首,但没想到就这么火了。 李白这人,生于公元701年,活到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历史资料显示,他很可能出生在碎叶城,那地方现在属于吉尔吉斯斯坦,当时是唐朝边疆。他家可能是商人背景,父亲或许有案底,导致他没法参加科举考试。年轻时李白爱剑术和读书,二十多岁就出门游历,从蜀地一路到长江中下游,结识不少官员,希望混个职位。他散尽家财请客喝酒,就是为铺路进官场。到了三十岁,他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入赘许家,利用关系继续求官,但总碰壁。历史记载,他写过求职信给裴宽,吹嘘自己才华,却因为太直率没人用。汪伦呢,字凤林,安徽泾县人,祖上是唐初大将汪华,到他这代家底还厚实。他当过小县令,卸任后成当地豪士,爱诗爱交友,尤其迷李白,常资助文人。两人背景一个追名利,一个稳家业,却因一封信连上。 李白一生游山玩水,其实多是为仕途奔波。他从开元十二年出门,途经峨眉山、重庆,到扬州江南,交通差,路上风餐露宿,还得防盗匪。历史典籍里,他结交权贵,但那些人只当他玩伴,不给实职。四十多岁,他终于靠玉真公主推荐进宫,当翰林供奉,帮皇帝写诏书。可没多久,因得罪高力士和杨贵妃,被赶出京城。汪伦家族族谱显示,他家世代传业,哥哥也当县令,父亲活到八十多。汪伦本人为人本分,不贪污,靠家产过日子。专家考证,2010年桐城汪氏族谱确认了他的生平,他把李白的事记入家谱,视作荣耀。两人相遇前,李白在宣城族叔李阳冰家,正商量仕途事宜。汪伦知道李白爱酒好游,就写信忽悠他来。 汪伦的信里说当地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就上钩,赶紧赶去泾县。历史事实是,所谓桃花就是桃花潭边几棵树,酒店是姓万的酒家。李白发现被骗,本想走人,但汪伦拿出自家酿的米酒请他尝,那酒用潭水做,醇厚带香。李白喝了消气,决定住几天。汪伦家有钱,安排吃饭游玩,带李白划船登山,听曲喝酒。相处三天,汪伦求李白写诗留念,像粉丝求明星签名。李白起初没答应,这种诗他写得快,一分钟能出好几首。但汪伦送上八匹名马和十匹官锦,按唐朝钱值,换算成现在几百万。李白正缺钱,收下后还是要走。临别汪伦带村民踏歌送行,那歌声是当地习俗,用脚踩地当节奏。李白感动,写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里点名两人和地点,通俗易懂,本是随意签名,却火了千年。 这诗流传后,汪伦沾光,成了历史名人。他把诗裱起来,挂在家客厅炫耀,来客必指着讲。李白走后,两人据说还见过面,但没再深交。桃花潭因诗出名,后人建了踏歌古岸和酌酒楼,成旅游地。文人常去喝酒怀古,感叹友情。汪伦留在泾县,过安稳日子,到八十岁去世。家族族谱里记着这事,传了好几代。李白后半生更坎坷,安史之乱时他加入永王幕府,事败被抓,流放夜郎,途中赦免。他继续游历,写诗无数,但仕途无望。六十二岁在当涂族叔家病逝,传说他醉酒捞月淹死,其实多半是病故。历史评价,李白一生狂傲,朋友多是酒肉,但汪伦这种真诚的少见。 李白诗歌影响大,后世很多人研究他和汪伦的故事。专家说,这事反映唐朝文人交友风气,粉丝文化古已有之。汪伦不是贪官,钱是家产,花在请李白上,换来一首诗值了。李白写诗经验丰富,这种七言绝句对他小菜一碟,却因真情打动人。诗火了后,桃花潭水深千尺成了比喻深情的典故,用在各种文学里。汪伦的追星方式,现在看像打赏主播,接地气。李白一生求官,背景限制他,商人子弟难入仕,靠关系也失败。两人友情虽短,却纯真,没利益纠葛。 历史资料显示,李白早年散金三十万,全花在结交上,到头来一无所获。婚后他继续努力,写《上安州裴长史书》,求荐却被拒。汪伦家底从祖上汪华来,唐太宗时大将军,拥兵万众。到汪伦时虽衰,但够用。他被称为泾县豪士,常打赏文人。专家考证,汪伦没贪污记录,为人低调。这故事告诉人,名人签名有时随意,却因缘分流传。李白诗里自大痕迹明显,汪伦深情他比潭水。李白晚年多病,隐居山林,写诗抒发。 汪伦死后,墓在泾县,成了景点。游客去怀念这段友情。李白坟在当涂,粉丝多。两人事迹在《随园诗话》里有记,确认汪伦豪士身份。这诗简单,却内涵深,友情比山水。现代人追星,花钱求签名,跟古人一样。历史真实,没美化必要。李白性格直,得罪人多,仕途难。汪伦普通官,靠家业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