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6岁的白薇与婆婆吵嘴,丈夫居然抡起凳子砸在她背上,婆婆见她倒下,扑上去咬断了她的脚筋!白薇好不容易才逃回到娘家,谁知父亲却呵斥道:“不要脸的东西,滚回你婆家去!” 白薇原名黄彰,1893年出生在湖南资兴白廊乡秀流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黄晦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但对女儿婚姻持传统态度。白薇七岁时,母亲带她看戏,被邻村地主太婆相中,用一顿饭食定下亲事。她九岁起就被送去婆家当童养媳,天天干家务,洗衣做饭,伺候公婆。婆家规矩多,她常因小事挨打,日子像在地狱煎熬。十六岁正式嫁人后,压力更大,婆家管得严,不让她出门,动辄拳脚相加。 她撞见婆婆私下丑事后,冲突升级。丈夫信婆婆的话,动手打人。她受伤后没得到医治,婆婆还锁她进柴房。夜里她用棍子撑身,爬山路逃走。血迹一路,伤口反复裂开。她到娘家时,父亲黄晦见状不怜惜,反而骂她丢脸,推她出门。母亲也没帮腔。她明白靠不住父母,转求舅舅。舅舅收留她,帮包扎伤口,出主意假死脱身。她砸锅扔衣进河,制造投河假象。 从此她改名白薇,进湖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父亲派人抓她,她躲到日本。1918年到东京,先在东亚日语学校学日语,后考入东京御茶之水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起初主修生物和数理,还自学美学、哲学、佛学。中国妇女地位低,她妹妹也遭包办婚姻,她跟父亲矛盾深,转修文学。留学九年,她贫病缠身,做过英国传教士家佣人,也在咖啡店当侍女,靠打工维持学业。 1926年冬天,她放弃官费研究生机会,回国。在武汉国民政府总政治部国际编译局做日语翻译,还兼武昌中山大学讲师,教日语、动物、植物课。1927年大革命失败,她去上海,加入创造社,受郭沫若、成仿吾影响,走革命文学路。她的作品多揭露妇女苦难,如诗剧琳丽、话剧苏斐。她还写革命神受难,打出幽灵塔,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琳达。鲁迅在语丝和奔流发她作品,她名字跟郁达夫、柔石、冯雪峰并列。 九一八事变后,她卧病写抗日作品,如北宁路某站、敌同志、火信。还帮工人学生导抗日戏。1937年在北京治病,汉奸威逼她,她不屈。抗日战争中,她写长诗小说,如中华儿女。一生她创作几十部作品,推动女性觉醒和革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