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瑞士关税从39%降至15%,背后2000亿美元投资协议暗藏产业转移玄机 就在2025年11月14日,瑞士政府宣布与美国达成一项改变两国贸易格局的协议,美国对瑞士商品征收的关税将从目前的39%大幅下调至15%,这一调整将在数日或数周内生效。这一消息由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教研部长帕姆兰正式公布,他明确指出,协议使瑞士在与美国贸易中获得了与欧盟同等的待遇,影响瑞士约40%的出口,包括制药、机械和钟表等关键行业。协议的核心在于交换条件:瑞士企业承诺在2028年底前向美国投资2000亿美元,这笔投资主要来自制药和生命科学领域,例如罗氏和诺华等巨头,同时瑞士还将增加对波音公司民用飞机的采购。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对此兴奋地表示,这将推动瑞士把大量制造业迁往美国,涵盖药品、黄金精炼和铁路设备,从而为美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这一协议的背景源于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初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曾将瑞士商品的关税推高至39%,导致2025年前七个月瑞士对美货物贸易顺差飙升至557亿美元,部分原因是美国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囤货。如今关税下调至15%,不仅缓解了瑞士出口商的压力,还通过设定关税上限,保护瑞士药企免受特朗普即将出台的232条款“国家安全关税”冲击,该条款可能对部分专利药征收高达100%的税率。帕姆兰强调,这一上限同样适用于半导体等其他232条款领域,彻底消除了更高行业关税的风险,为瑞士企业提供了稳定性和竞争力。瑞士中小制造商协会Swissmechanic主席Nicola Tettamanti称此为“重大利好”,指出瑞士工业部门终于在与欧洲竞争者的较量中站上同一起跑线。 然而,协议的影响远不止于关税削减。瑞士经济研究机构KOF主任Hans Gersbach分析认为,尽管这大幅减轻了关税压力,但瑞士仍面临额外的经济负担和风险,例如本土投资可能外流。帕姆兰在发布会上坦言,瑞士更希望这2000亿美元能投资在本土,因此联邦委员会正努力研究如何降低本国企业经营成本,以应对潜在的产业空心化。从宏观经济角度看,KOF预计瑞士2026年经济增速为0.9%,但随着关税下调,这一数字可能超过1%,受益最大的行业包括机械、精密仪器、钟表和食品出口。整体而言,这项协议不仅是贸易关系的调整,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它可能在短期内提振瑞士经济,但长期来看,瑞士需在吸引投资与维护本土产业之间找到平衡,而美国则通过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其制造业回流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