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网友的看法:非洲,南亚,中东根本没有什么尖端人才,所谓的引进人才是无稽之谈

福星徠说事 2025-11-15 10:11:31

有一个网友的看法:非洲,南亚,中东根本没有什么尖端人才,所谓的引进人才是无稽之谈。   最近刷到条热议评论,一位网友直言非洲、南亚、中东根本没什么尖端人才,说引进这些地区的人才纯属无稽之谈,这话在评论区还引来了不少附和。   其实这话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提到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总有类似的声音冒出来,好像这些地区的人才实力就该被全盘否定似的。   但只要稍微扒一扒最近几年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真的站不住脚。   其实光非洲这块大陆,藏着的顶尖科学家就不少。   你知道埃及化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吗?他被称为“飞秒化学之父”,1999年就拿了诺贝尔化学奖,靠激光闪光技术看清了分子反应的瞬间,这可是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而且咱们国内也实打实引进了非洲人才,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去年3月就全职引进了布隆迪的卡斯博士,他精通四门语言,研究中非援助政策的专著马上要出版,还是学校四十年来首位全职外国教师。   还有湖南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里的马里博士孔特,带着太阳能项目入驻后,已经推动了好几个中非合作项目落地,这难道不算尖端人才的价值?   不过要说南亚没人才,估计硅谷的老板们第一个不答应。   2023年印度IT服务出口额都突破1940亿美元了,移动应用开发贡献了一大半,班加罗尔的开发者们搞跨平台开发、AI应用的速度比全球同行还快。   咱们熟悉的很多手机应用,背后都有印度工程师的参与,他们在代码优化、软件开发上的实力,早就是全球公认的。   更别说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常年是谷歌、微软这些巨头抢着要的香饽饽,这要是不算尖端人才,那啥才算呢?   中东的科技人才崛起更是近几年的大趋势,可能很多人还没留意到。   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现在都能排进全球AI人才培养前150名了,阿联酋更牛,2019年建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短短六年就在AI领域冲进全球前15,还汇聚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这样的顶尖学者。   而且沙特和阿联酋的AI人才密度都进了全球前20,超过了意大利、俄罗斯这些国家,人家砸200亿美元搞AI研发,能没有尖端人才撑着吗?   再说引进人才这事儿,根本不是“依靠外族”,更像是互相成就。   就像广州赛拾公司和柳职院搞的海外订单班,培养的学生要和非洲、中东的本地人才配合工作,那些熟悉当地市场规则、文化习俗的人才,能帮中国企业少走多少弯路?   咱们引进的不是“外人”,是能补全我们短板的合作伙伴,比如卡斯博士能从非洲视角解读援助政策,这是咱们本土学者很难替代的视角。   说到底,人才从来没有地域国界之分,尖端人才更是全球稀缺的资源。   否定其他地区的人才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局限。留住本土人才当然重要,但打开大门引进国际人才,更是发展的必然。   你觉得这些地区还有哪些被低估的人才力量?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鲶鱼

鲶鱼

5
2025-11-15 10:28

[doge][doge][doge]你有理,中国就这么大,中国人不活了

墨者

墨者

3
2025-11-15 11:20

人种文化才是根本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