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第二天就闪婚?浙江金华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在母亲的催促下,找到跨省婚恋公司,和一名贵州的女子相亲第二天就登记结婚,之后彩礼结婚等费用加起来超过42万。没想到,结了婚之后的两日情感不和,各种家庭矛盾发生,两个月后,女子更是在两个月后以回贵州考驾照的理由,一去不回,再也联系不上。 11月13号红星新闻报道,三十多岁的刘先生坐在浙江金华东阳的家里,面前摆着两样东西,一本封皮崭新的结婚证,和一沓用夹子固定的缴费凭证。 这两样东西加起来,是他四十二万多元的积蓄,也是一段只维持了两个月的婚姻,证上的妻子张女士,自七月回贵州后,就彻底断了联系。 刘先生的催婚压力由来已久,邻里的议论让母亲坐不住,他自己也盼着能尽快组建家庭。 今年三月,经熟人牵线,他找到当地一家宣称“跨省婚恋包成”的机构,当场刷了两万元定金。 对方承诺,这笔钱能覆盖他和母亲去贵州相亲的所有基础开销,包括往返机票和当地食宿。 五月初,母子俩动身前往贵州,落地三天后才见到相亲对象张女士。 见面时双方都没表现出特别的好感,可是第二天一早就去办了结婚登记,从见面到登记结婚,前后没有超过三十六个小时。 这么快的原因是刘先生的母亲的推动,她觉得张女士外貌可以,就劝儿子别再挑剔,说“先把婚事定下来,堵住外人的嘴”。 性格偏内向的刘先生没有主见,跟着走完了领证流程。 这场仓促的婚事,花钱如流水,刘先生和两家婚恋公司签了协议,总金额达三十五万八千元,其中十万八千元是约定好的彩礼。 为了凑齐这笔钱,他特意在贵州的银行取了现金,当面交给张女士的家人。 去女方老家拜访时,从长辈到小孩都备了红包,连外婆外公的份都没落下,当晚摆的酒席也由他全额买单。 五月中旬返回东阳后,家人整理了一份详细账单,光是婚前各项开支就有四十二万一千五百五十元,婚后给张女士的日常开销又追加了三万多元。 回到东阳的日子里,这段婚姻的裂痕逐渐显现,夫妻俩几乎没有亲密互动,连一张同框照片都没拍过。 刘先生不擅长当面交流,有事情就躲进房间发微信,有次深夜张女士想和他谈谈心,他竟然去把母亲喊来当中间人,这让张女士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丈夫凡事都依赖母亲,没有主见。 生活习惯的差异更是让矛盾升级,张女士的作息很不规律,常常下午三点才起床,凌晨两点还没睡,家里的家务基本不插手,只在晚饭时动手做饭。 刘先生的母亲看在眼里,私下里没少抱怨,张女士这边也有不满,领证后她才发现刘先生已经辞职,没有稳定收入。 之前刘先生曾说让她不用工作,由自己负责日常开销,可仅仅一个月后就停了生活费,理由是要等她把户口迁到东阳才肯继续给。 更隐秘的问题藏在一份相亲当天签的补充协议里,协议明确写着双方都知晓对方的体检结果,包括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并且都同意接受治疗。 后来张女士提到,当初婚恋公司说刘先生的病不具备传染性,可她去医院核实后发现并非如此,刘先生也有话说,张女士有心脏病的事,还是婚后从她母亲口中偶然得知的。 七月初,张女士提出要回贵州考驾照,刘先生和母亲都没起疑心,母亲还特意转了九千元给她当学费。 可张女士这一回去,就彻底没了音讯,刘先生一次次打电话、发消息,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只得到寥寥几句回复。 他找到当初的婚恋公司,对方只说会帮忙联系,却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看着空荡的房间和手里的账单,刘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落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局。 实际上,刘先生的经历并非偶然,这类以“闪婚”为名的纠纷在多地都有发生,有些甚至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 不少婚恋公司抓住大龄青年的结婚焦虑,打着“快速成功”的旗号招揽生意,把相亲到领证的流程压缩在一周内,收完高额服务费就不再负责。 等到男方支付彩礼后,女方就会找个看似合理的借口离开,比如考驾照、家人重病等,让男方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这场闹剧的根源,说到底还是闪婚本身的隐患。 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没来得及了解彼此的性格、三观和生活习惯,就因为外界压力和一时冲动绑定在一起,感情基础本就脆弱不堪。 一旦遇到生活习惯不合、经济分配不均这些现实问题,没有感情支撑的婚姻很容易瞬间崩塌。 刘先生的四十二万积蓄打了水漂,婚姻也成了一场空,这样的代价足以让人警醒。 现在不少人都被结婚压力裹挟着前进,但再着急也不能乱了阵脚。婚姻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而是两个人长久相处的承诺。 花足够的时间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家庭背景和生活理念,比急着领证要重要得多,毕竟只有建立在了解之上的婚姻,才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