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要钱1250亿,中方拒绝西方急了,COP30上我们没义务当冤大头! 2025年11月初,巴西举办了气候变化大会COP30,会上巴西牵头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目标规模达1250亿美元,用于保护热带森林,这一计划的资金来源引发关注,巴西方面向中国发出相关倡议,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支持该基金理念,但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融资责任,暂未加入捐赠国行列,这一表态立即引发西方媒体的广泛批评和质疑。 美国联邦政府并未派出高级代表、气候特使或技术谈判人员参会,也未参与任何前期部长级会议及谈判环节,他们这几年在气候政策上多次出现反复,现在又试图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转移到中国身上,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从来不是中国单独的责任,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累计总量的七成以上,美国当前的人均碳排放仍然是中国的两倍多,自己都没有做好减排工作,却总是要求其他国家承担更多资金责任。 中国其实愿意帮忙,只是方式有所不同,我们更倾向于提供技术支援,比如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让他们能够自己发电,而不是直接给钱,这种方式就像教人钓鱼,比单纯给现金更有实际效果,同时中国自身仍是发展中国家,2024年人均GDP约1.34万美元,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左右,每一笔财政支出都需要仔细规划,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都急需资金投入。 西方经常用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觉得中国既然经济条件好就应该多承担义务,但他们忘记了自己在气候援助上的承诺长期未足额兑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直到2022年才首次达到该规模,且部分资金为重新贴标的现有援助或贷款,自己没做到的事却反过来指责别人不够大方,这样的逻辑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欧盟部分国家未完成2024年减排目标,德国仍有部分煤电在运行以应对能源缺口,日本当前主要推进核电站重启,而非重新启动煤电项目,但一到国际场合,他们就只盯着中国和印度,之前还要求中国接收气候难民,可自己却把边境管得很严,2023年又呼吁中国减免非洲债务,但很少有人提到中国是主要债权国中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国家。 中国这次暂未加入捐赠国行列,实际上是在打破一个长期存在的潜规则,那就是责任不能轻易转嫁出去,历史上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欠账最多,技术最先进的也是欧美日韩这些地区,但总是想叫新兴国家来承担主要出资责任,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中国现在选择走另一条路,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和“全球发展倡议”等机制,推动一种让责任、能力和受益相互匹配的合作方式。 说白了,气候问题不是谁大方谁吃亏的事,谁排放得多,谁就该负责,谁技术强,谁就该提供帮助,谁还在发展过程中,谁就该得到尊重,中国这次未以捐赠国身份出资,并不是不承担责任,而是拒绝责任转嫁,大家都清楚,真正需要承担主要出资责任的,从来都不是那些仍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