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号,加拿大召开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结束了,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当然,中国仍是其中的关键词,总共被提到了三次。那么如何评估这份声明当中对中国的表述呢? 第一次提中国,把矛头对准了海上力量和台海问题,说中方扩大海上力量 “威胁印太安全”,还反对 “武力改变台海状态”,甚至鼓励台湾参与更多国际活动。 这话里的猫腻更明显,嘴上喊着 “关注安全”,其实是想插手中国内政。台海局势之所以有紧张苗头,恰恰是美日这些 G7 成员在背后给 “台独” 势力递话、送武器闹的。 但他们也不敢把话说死,核心的 “援助台湾”“集体自卫” 这些硬茬儿半个字都不敢提,怕真触碰到中方的红线。 毕竟谁都清楚,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里的核心,跟中国闹僵了,不管是欧洲的奢侈品出口,还是日本的汽车贸易,都得受重创,这种赔本买卖没人真愿意做。 第二次提及,直接给中方扣了顶 “向俄罗斯提供军用物资和武器” 的帽子,还故意把中俄正常的经贸往来说成是俄罗斯打俄乌战争的 “主要原因”。这话听起来唬人,但根本站不住脚。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明明白白,从来都是劝和促谈,从没给任何一方送过致命武器,就连军民两用物项都管得严严实实。 G7 自己也拿不出真凭实据,说白了就是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给中国贴标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用安全的幌子搅黄中俄的正常合作。 可他们忘了,欧洲国家跟俄罗斯在能源、贸易上还有不少牵扯,真要彻底跟中俄切割,最先疼的恐怕是自己的经济。 第三次提中国就更有意思了,一边不点名地对中方稀土政策表示 “担忧”,一边又对中美釜山协议表示 “赞赏”,说这有助于供应链稳定。 这前后矛盾的表态,直接暴露了 G7 内部的分裂。美国想把稀土这种关键资源当成打压中国的筹码,可欧洲、日本这些国家,自家的汽车、电子产业离了中国的稀土加工品根本玩不转,他们最怕供应链出问题。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 “一边找茬一边讨好” 的场面,既想跟着美国吆喝几句,又怕真断了自己的供应链,只能用这种矛盾的表述找平衡。 其实细看这份声明就能发现,G7 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美国想把 G7 变成对抗中国的工具,可欧洲国家更在意从中国市场赚钱,日本虽然跟着美国喊得欢,但对华贸易依存度摆在那儿,真要 “脱钩断链” 也得掂量掂量。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顾问早就说了,“G7 不是反华的七国集团”,这话其实就是在给美国泼冷水。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点透了,美日欧在涉华问题上诉求根本不一样,美国想控制中国,欧洲只想获利,表面附和几句可以,真要动真格没人愿意掺和。 面对这种充满双重标准的声明,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 之前类似的抹黑言论,外交部早就驳斥过,说他们是 “罔顾事实、颠倒黑白”,还点出 G7 对美国搞胁迫外交、核扩散风险避而不谈,反倒拿中国说事,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就像这次声明里的指责,没有一条能拿出实锤证据,全是老调重弹的抹黑。中方该做的照样做,该合作的继续合作,但谁要是想干涉内政、挑动对抗,那肯定要坚决反击。 这份声明里的涉华表述,本质上是美国主导下的 “政治表演”,既想彰显 G7 的所谓 “影响力”,又不敢真的跟中国撕破脸,只能在措辞上玩文字游戏。 可时代早就变了,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G7 内部又各怀鬼胎,这种充满矛盾和虚张声势的声明,除了给自己脸上贴贴对抗的标签,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真要是为了全球发展好,G7 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乌克兰的能源危机、稳定全球供应链这些实事上,总比在这儿编瞎话抹黑中国强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