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1-15 16:53:08

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就是想要攻占乌克兰更多的领土,来弥补这场俄乌冲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   毕竟这场冲突打了这么久,欧美上千项制裁砸下来,能源出口收入跌了近三成,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冻结,兜里的钱越来越紧,没点实际好处可撑不下去。   基辅作为乌克兰的政治符号,打下来固然有威慑力,但后续的占领成本、民生重建都是无底洞,远不如东部和南部那些资源富集区来得划算。   看看2014年就尘埃落定的克里米亚,就知道俄罗斯对战略要地的执念有多深。这片半岛不仅有塞瓦斯托波尔港这个黑海舰队的核心基地,更是控制黑海航运的咽喉。   冲突爆发后,克里米亚的粮食和海产品源源不断输往俄罗斯,仅2024年一年就为俄农业出口补充了12亿美元的份额,相当于500架战斗机的维护费用。   对比之下,2022年初俄军试探性进攻基辅时,光在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争夺战中就损失了数十架直升机,这种消耗换不来半点实际收益,及时调整方向再正常不过。   把目光转向乌东的顿巴斯地区,这里的价值更是肉眼可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煤矿储量占乌克兰总储量的80%,钢铁产量曾撑起乌工业的半壁江山。   2023年俄军完全控制巴赫穆特后,迅速重启当地三座大型钢铁厂,这些工厂生产的装甲钢板直接供应前线坦克制造,仅半年就节省了约4亿美元的进口开支。   同期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已飙升至GDP的6.8%,这些“自带造血功能”的领土,远比一座象征性的首都更能缓解财政压力。   南部的扎波罗热则是另一块必争的“肥肉”,这座被称为“欧洲粮仓”的城市,不仅有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铁成矿带,更握着欧洲最大的核电站。   俄军2022年迅速占领这里后,首先保住了核电站的正常运转,如今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电力不仅供应俄南部工业区,还通过电网向克里米亚输送,每年创造的电力价值超过10亿美元。   2024年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仅为2022年的21%,能源收入锐减32%,扎波罗热的能源补给无异于雪中送炭。   马里乌波尔的战役更能说明问题,这座港口城市被俄军围困数月才拿下,代价不小但回报丰厚。   作为亚速海的重要港口,马里乌波尔打通了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2024年经这里运输的粮食和矿产占俄对亚洲出口的15%,运输成本比绕行黑海降低了40%。   而同期基辅外围的俄军始终保持“围而不打”的姿态,仅用少量兵力牵制乌军主力,把精锐部队都投放到了东部和南部的资源区,这种取舍背后全是利益计算。   俄罗斯的损失越大,对这些领土的需求就越迫切。2024年俄罗斯的贫困人口比例已从冲突前的11.2%升至15.7%,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3.9%,民生压力不小。   而控制赫尔松后,当地的优质农田为俄提供了20%的小麦进口替代量;拿下扎波罗热的冶金企业,直接解决了俄军工企业30%的原材料缺口。这些实打实的资源,可比一座被战火蹂躏的首都建筑管用多了。   现在俄军的布局已经很清晰,从顿巴斯的煤矿到扎波罗热的电厂,再到赫尔松的农田,一步步把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攥在手里。   基辅虽然近在咫尺,但打下来容易,守住难,还得背上重建的包袱,不符合“以战养战”的逻辑。   毕竟冲突带来的损失需要真金白银来填补,与其在政治符号上浪费精力,不如多占点能产粮、能产矿、能发电的地盘,这才是最实在的“野心”体现。

0 阅读:1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