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中国援俄,也不准中国收台,更不准管制稀土。   G7这几个国家平时看着挺抱团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5 20:02:41

不准中国援俄,也不准中国收台,更不准管制稀土。   G7这几个国家平时看着挺抱团,真遇到事儿了各有各的小算盘,看着别人发展得好,心里不踏实,想出来搅和一下。 他们看不惯中国稳步发展、俄罗斯在制裁中韧性十足,就抛出“三个不准”的蛮横要求,本质上就是自己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想动弹,还见不得别人通过努力过上好日子,这种既焦虑又无力的心态,在一个个现实案例面前暴露无遗。 就说所谓“不准中国援俄”的说法,本身就是毫无根据的霸权逻辑,更何况G7内部自己都无法做到步调一致。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牵头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制裁,从金融领域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到能源领域要求盟友全面禁运,本以为能凭借这些手段让俄罗斯经济崩溃。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俄罗斯不仅没垮,反而把能源和粮食生意转到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中俄贸易更是实现了全面本币化,两国贸易结算中99.1%都告别了美元,让美国的金融封锁成了笑话。 而G7内部的矛盾更是直白,美国2025年10月逼着日本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还让日本财长给其他国家做表率,可日本的回应却充满了敷衍,只说会遵循G7统一协调,压根不提具体停止时间。 这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利益考量,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几乎100%依赖能源进口,仅从俄罗斯“萨哈林2号”项目进口的天然气就占其总用量的9%,这可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救命稻草。 如果真听了美国的话,日本国内的电费、燃气费会立刻暴涨,工厂可能停产,老百姓取暖都成问题,这种赔本买卖日本可不会做。 同样,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前也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即便现在想减少进口,也得承受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的成本,经济民生都受到不小影响,所谓的“共同制裁”在各国核心利益面前,早就成了空洞的口号。 还有“不准中国收台”,这纯粹是干涉他国内政的无理要求,G7自己都清楚这是碰不得的红线,不过是想通过炒作议题给中国添堵。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G7之所以敢拿这个议题说事,无非是想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可他们心里比谁都明白,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不容小觑。 而且大多数G7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深度的经济绑定,真要为此与中国彻底撕破脸,他们自身的经济也会遭受重创,所以这种表态更多是政治作秀,根本不敢付诸实际行动,毕竟没人愿意为了一场毫无胜算的干涉,赔上自己的经济利益。 最后看“不准中国管制稀土”,这更是暴露了G7的霸权思维和技术短板。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对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至关重要,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不仅占据全球27万吨的年产量,更掌握着95%的稀土精炼产能和2.5万项相关专利。 西方多年来一直喊着“去中国化”,可实际上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重稀土依存度更是高达97%,F-35战机所需的钆、镝等关键材料全靠中国供应,台积电先进封装所需的稀土靶材92%也来自中国大陆。 中国依法对稀土开采、冶炼、技术输出进行管控,本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正当权利,可G7却跳出来指责,这背后是他们自身的技术短板和产业链脆弱性。 美国自己的山口矿年产量不及赣州一个矿区的三分之一,还得把90%的原矿运到中国精炼,他们想要重建精炼厂,不仅需要50亿美元投资,还得解决环保难题,至少15年才能实现自给自足,而且成本是中国的三倍。 中国的管制政策一出,欧洲的镝价半年翻番,氧化铽价格突破700万元/吨,德国汽车厂商因磁材断供不得不缩减新能源汽车产能,美国空军也面临战机生产线停滞的风险,以前是西方对中国技术封锁,现在轮到他们为稀土供应发愁,这种地位的反转,不过是对他们双重标准的最好回应。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G7的真面目,不再盲目追随他们的霸权行径,反而更愿意与中国、俄罗斯等讲道理、守规则的国家开展合作。 G7的“三个不许”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是外强中干,既无法让各国放弃自身利益服从所谓的“同盟指令”,也无法阻挡中国实现统一、发展壮大的步伐,更无法改变自己在关键产业链上的依赖困境。 这种搞集团政治、制造对立的做法,只会让更多国家对其敬而远之,加速自身影响力的衰退,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妄图通过打压别人维持自己的优势,最终只会落得害人害己的下场。 大家觉得G7这些“不许”最终能得逞吗? 参考信息来源如下图: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