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一天,中顾委委员李运昌老将军不顾80岁高龄来到承德,在这里他见到挂

陈砚之 2025-11-16 00:18:06

1988年4月一天,中顾委委员李运昌老将军不顾80岁高龄来到承德,在这里他见到挂念近半世纪的“冰儿”,这名字还是他当年取的。见面后,老将军急切的问:“你妈呢,我很见你妈。在得知对方早已去世,他默默流泪:你们吃糠咽菜,为什么不找我呢? 李运昌1908年出生在河北乐亭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小时候家里穷,但他有机会上乐亭中学,眼界被打开。那时候国家乱,外敌入侵,学校里爱国风气浓,他也被点燃了热血。1924年,他16岁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通过李大钊介绍成了共产主义者,从此走上革命路。 1925年,他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队,学军事学政治,毕业后又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深造。后来他在广东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还带队搞了普宁农民暴动,干得有声有色。可惜蒋介石搞反革命政变,他只能转战各地,参加秋收起义。 1930年代,他回到河北,干过乐亭县委书记、滦乐中心县委书记,偷偷重建党组织。1937年,他去延安开会,汇报冀东情况,后来当上河北省委书记。抗战爆发后,他组织了1938年冀东大暴动,20万人跟着他打日军,占了好几个县城。1943年,他当了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带着队伍在冀热辽地区跟日军死磕。 张翠屏是个普通农村妇女,生在五指山一个穷人家,嫁给了农民朱殿昆。朱殿昆后来加入八路军干地下交通员,她家就成了战士的落脚点。她给战士们做饭洗衣,干活麻利,人也爽快,大家都叫她“麻利嫂”。1943年初,她怀孕八个多月,日军围了五指山,她挺着肚子站出来,说认识一条隐秘山路,能带队伍突围。 那天晚上,天冷路滑,她领着李运昌和300多战士钻密林、爬悬崖,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半路上她早产,生了个男孩。李运昌给孩子取名“冰儿”,纪念那冰冷的逃亡夜。她硬撑着把队伍带到安全地方,自己却差点没命。战士们脱险后,她没要任何回报,只让李运昌给孩子取个名。 1943年初,日军在长城内外扫荡,冀东军区压力山大。一天早上,7000多日伪军包围了五指山,李运昌的司令部被困住。山路封死,情况危急。他让人烧文件,准备硬拼,但敌人太多,突围几乎没戏。 这时候张翠屏来了。她挺着大肚子,说有条隐秘山路能走。李运昌怕她出事,但没别的办法,只能同意。天黑风大,她带头走在前,带着队伍穿过密林,上悬崖下山谷。半路早产,她咬牙生下孩子,队伍才算彻底脱险。这事后来传开,她成了战士们嘴里的传奇。 突围后,李运昌想报答张翠屏,准备了粮食衣物,她没要。部队接着转移,两人断了联系。1949年,李运昌当了热河省委书记,几次派人找她母子,都没消息。战争把太多人冲散,他只能把这份念想埋心里。 张翠屏日子不好过。突围后,有人向日军告密,她的事暴露了。日军烧了她家,她带着“冰儿”到处躲,生活苦得没法说。她男人朱殿昆送信时被日军抓了,死了。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建国后,她躲在小山村,和儿子朱海清靠种地活着,吃糠咽菜都不求人。她告诉儿子别找李运昌,说人家忙大事,别添乱。 1982年,她安安静静走了。朱海清收拾东西时,找到个小黑匣,里面有父亲的交通图和八路军欠粮条,才知道她藏了多少苦。 1987年,当地干部辗转找到朱海清,把消息告诉李运昌。他听说“冰儿”活着,激动得不行。1988年4月,80岁的他身体不好,还是去了承德绮望楼宾馆见人。朱海清站在那,满脸风霜。李运昌问他妈在哪,得知张翠屏1982年去世,他愣住了,眼泪止不住。 朱海清说起母亲的苦:逃亡、丧夫、独自拉扯他长大。她从不说当年的事,也不让人找李运昌,说老司令忙国家大事,不能烦他。李运昌听完泪流满面,说你们吃糠咽菜咋不找我。这次见面,他既感动又遗憾。张翠屏的坚韧让他敬佩,见“冰儿”也算了却心愿。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