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海关执法视频刷屏,加勒万冲突牺牲战士的画面还没在脑海里淡下去,转头深圳一线查出多家印度家庭开的假鞋流水线,操作路径简单到离谱,就是留学签加家属配额,找中介花三十多万,开空壳公司接着低价收货高价外销,一条龙走得干净利落,看得人心里发堵。 没人会想到,留学签证本是用来学术交流的通道,在中介和这些家庭手里,彻底变了味。他们花三十多万找中介,不只是买一份虚假的入学材料,更是买一张合法入境的门票,家属配额则成了扩大规模的工具。 我国对留学签证家属的居留许可有明确限制,禁止从事与居留目的不符的经营性活动,这些人却把政策漏洞当成牟利捷径,空壳公司的注册地址多是租赁的商住公寓,账面常年零申报,实际早成了假鞋中转的核心枢纽。 这类操作背后藏着成熟的产业链。中介不光帮着伪造成绩单、资金证明,还会提前规划好生意版图,告诉他们如何用留学生身份申请营业执照,怎样通过离岸账户走账规避监管。 有涉案人员交代,他们从福建等地以每双不到50元的价格收假鞋,贴标后以数百美元的价格销往东南亚,单批货的利润就能覆盖中介费用的大半。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诱惑,让不少人放弃了真正的留学计划,入境后直接扎进制假售假的泥潭。 印度群体中家庭打包式的运作模式,让这桩生意更难被察觉。通常由一人以留学生身份入境,随后通过家属团聚政策接来亲人,分工明确:年轻人负责对接货源和境外买家,长辈管仓库和打包,妇女则处理物流单据。 海关核查时发现,他们甚至会用留学生的校园邮箱接收订单,用课后兼职的名义掩盖大规模出货的事实,这种隐蔽性让线索多次中断。 更让人揪心的是假鞋背后的危害。这些冒牌货不仅侵犯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商标权,还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鞋面开胶、鞋底断裂是常事,境外消费者投诉后,受损的是中国制造的口碑。有数据显示,这类跨境假鞋每年给正规企业造成数亿元损失,而造假者却靠着偷税漏税和低廉成本疯狂敛财,仅深圳海关此前查获的一批假鞋,涉案金额就高达数千万元。 法律的重拳早已明确。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最高能判七年,还得缴纳罚金。这些印度家庭不是不懂法,而是心存侥幸,觉得家庭运作、流水干净就不会被查。他们没算到,海关早已盯上这类异常:留学生频繁收发大件货物、账户有大额跨境资金流动,这些细节都成了破案的关键。 这种反差太刺眼——战士们用生命守住的国门,成了少数人钻空子牟利的通道。加勒万河谷的寒风中,英雄们用热血捍卫领土尊严;而在繁华都市的角落,有人却利用国门的开放搞非法勾当。前者是守护,后者是破坏,两种选择背后,是对规则的敬畏与否。 近年来,多国都在收紧对印度留学生的政策。加拿大半年内驱逐近两千名印度人,学签拒签率飙升至80%,核心原因就是材料造假和签证滥用。这些案例本是警示,却没拦住想走捷径的人。他们以为换个国家就能蒙混过关,却忘了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容不得挑衅,任何对规则的践踏终将付出代价。 查处这类案件,既是维护市场秩序,更是守护国门尊严。海关的严格执法,就是要撕破合法身份掩护非法生意的伪装,让钻漏洞的人明白,国门从来不是牟利的工具。那些牺牲的战士用生命告诉我们,每一寸国土、每一道国门都值得珍视,这种珍视容不得半点亵渎。 守护国门,既要堵上政策漏洞,更要守住规则底线。对造假中介的严厉打击、对签证申请的严格核查,都是在筑牢防线。毕竟,真正的开放从来不是无底线纵容,而是让合规者通行,让违法者止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