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没干成的事,雷军干成了!小米“双杀”特斯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打败特斯拉”是

涵柏看汽车啊 2025-11-16 18:14:28

华为没干成的事,雷军干成了!小米“双杀”特斯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打败特斯拉”是 汽车市场里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不少挑战者试图通过更高的配置、更长的续航或更豪华的内饰来冲击 的市场地位,但最终结果并不如预期。尽管Model 3和Model Y的产品细节一直存在争议,比如“配置丐版”、“内饰毛坯房”等,只不过每到销量结算的时候,它俩总能稳稳地排在榜单前列,主打一个“你骂你的,我卖我的”。不过这种奇特平衡,在今年10月份被打破了。根据已公布的数据,10月份 和 分别交付33662辆和14992辆,合计交付48654辆; 和 分别交付6518辆和19488辆,合计交付26006辆。值得一提的是,YU7是当月中国市场新能源SUV销冠。YU7和SU7立项之初便毫不避讳地将Model 3和Model Y作为直接对标对象,在产品发布会上,雷军曾多次表达对特斯拉核心技术的认同并将其奉为“标杆”,这种姿态与很多国内厂商的做法有所不同。当然,特斯拉的国内交付一向有“大小月”之说:同个季度,前一个半月优先生产用于出口的车辆,以满足欧洲、亚太等海外市场的需求;后一个半月集中产能向国内市场进行大规模交付。这就导致了其国内销量常常呈现出“季初平淡,季末暴涨”的周期性波动,所以单月的销量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整体的市场表现。但即便如此,放在10月份这个传统的“银十”销售旺季、同时也是第四季度的开端,小米汽车能够在交付数量上实现对特斯拉近一倍的大幅度超越,依然是个值得关注的事件。要理解小米的成功,首先要理解过去挑战者们的“失败”。此前大部分挑战者针对特斯拉的打法是:你特斯拉内饰毛坯,我就用Nappa真皮;你特斯拉悬挂硬,我就用空气悬挂;你没有仪表盘,我就给你三联屏......这是一种差异化竞争逻辑,它们试图用“长板”去攻击特斯拉的“短板”。小米就直接多了:在你强的领域,与你无限接近;在你弱的领域,努力超越。小米并没有回避特斯拉在三电系统、一体化压铸、以及核心性能上的优势,相反,雷军在发布会上将小米自研的电机、电池技术、压铸工艺与特斯拉进行像素级对比,这实际上是在向市场传递“核心技术层面,小米已经具备与特斯拉硬刚的资格”。然后,在特斯拉有争议的产品细节上,小米做了针对性升级,包括内饰材质、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最终,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判断:反正价格跟核心性能都差不多,我为什么不买那台内饰更好、车机更聪明的国产新势力?插播个冷知识,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和网络上批评小米汽车的并非同一批人,这是因为小米汽车玩的依然是粉丝经济,卖的不是车,而是“归属感”,也就是所谓的“米粉”。这批人由于对品牌存在滤镜,所以能自动过滤掉大部分外界的负面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最近小米汽车在交付、款项、广告宣传等层面有不少争议事件,但并未影响交付节奏。这么说吧,小米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罕见的自带“热搜体质”的选手,有人夸也有人骂。某种程度上,它和特斯拉的性质差不多,主打一个“你骂你的,我卖我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小米汽车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率先对Model 3和Model Y实现“双杀”的品牌。在铁打的KPI面前,一些针对小米汽车的批评或许需要重新审视了。

0 阅读:0
涵柏看汽车啊

涵柏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