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张作霖正在面试4个保镖,突然,后院有人大喊:“抓刺客。”其中3人飞快地跑向后院,剩下一人却走到张作霖身边站着,张作霖问:“你还傻愣着干嘛?胆小鬼!”那人却站着一句话不说。 1926 年奉天军械厂内,机器运转声震耳欲聋,张作霖盯着 “中国克虏伯” 的铭牌点头。 这是他力排众议,用赌徒陶治平建起的兵工厂,也是他建设东北的重要一步。 从选保镖到办实业,他的用人智慧,始终围着东北的发展打转。 当时东北工业落后,军械全靠进口,张作霖下定决心要建自己的兵工厂。 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设备最先进,可采购需要大笔资金,还得找个懂行的人去办。 下属推荐了陶治平,说他 “懂外语,会谈判,就是好赌”,大伙都劝张作霖再想想。 他却拍板:“人无完人,只要能把设备买回来,赌瘾不算大事。” 没人想到,这个决定后来让东北有了全国顶尖的军械厂。 陶治平到上海后,没忍住去了赌场,把买设备的钱全输光了,想跳江自杀。 张作霖收到忏悔信,没发火,反倒又汇去 100 万:“一半买设备,一半你回本。” 陶治平又愧又悔,立马戒掉赌瘾,跟德国人谈了三天三夜,压低成本拿下设备。 设备运回奉天,他盯着施工进度,连细节都亲自把关,不敢有半点马虎。 1926 年军械厂投产,能造步枪、火炮,成了东北工业的支柱,张作霖很是骄傲。 除了办实业,张作霖也重视东北的治安,选看守所负责人时,他又出了个意外决定。 奉天看守所缺人,他不选官员,反倒点名让自家门卫去,这人还是个文盲。 门卫吓得直摆手:“大帅,我不识字,哪能管监狱啊!”张作霖笑着说:“我给你配个识字的副手,你只要守规矩、不徇私就行。” 大伙都纳闷,直到知道门卫曾拦过张作霖,才懂他的用意。 之前奉天治安乱,张作霖定了 “午夜关门” 的规矩,不管是谁都不能破例。 有天他自己晚归,过了午夜敲门,门卫愣是没开,说 “规矩不能破”。 手下急得劝门卫,他却死咬规矩不放,最后张作霖只能从后门进。 别人都怕门卫遭殃,张作霖却觉得:“这人铁面无私,管监狱正合适。” 门卫上任后,按规矩办事,没人敢徇私,奉天监狱的秩序好了不少。 而且张作霖的 “不按常理”,也为东北留住了可靠的人。 他需要贴身保镖,特意设了场 “酒席面试”,4 个候选人里有个小伙子很特别。 别人都围着张作霖敬酒表忠心,只有他坐得端正,还拒绝了张作霖递的酒。 后来后院喊 “抓刺客”,3 人拔腿就冲,只有他守在张作霖身边,握枪警惕四周。 张作霖骂他 “胆小鬼”,他却不辩解,直到刺客被抓才跟着去查看。 第二天张作霖宣布选这个 “胆小鬼” 当保镖,解释:“保镖的本分是护我,不是抓刺客。” 大伙这才明白,酒席、刺客都是他设的考题,就为选个拎得清的人。 这个保镖后来跟着他,多次化解危险,从不让他受半点伤害。 张作霖常说:“东北要发展,得有靠谱的人,不管是办厂还是看家,都得选对人。” 在他的经营下,东北的工业、治安都有了起色,成了当时全国较富庶的地区。 可惜 1928 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伤,不久后去世,没能看到东北更好的样子。 他虽出身草莽,没读过多少书,却用自己的方式建设东北:办实业、整治安、选人才。 奉天军械厂后来成了东北军的重要补给,看守所的规矩也一直沿用,保镖也守着他的遗愿。 后人提起张作霖,除了他的军阀身份,也会记得他为东北工业、治安做的贡献。 他的用人智慧和建设东北的野心,成了那段历史里,让人难忘的一笔。 (参考资料:光明网——张作霖选才有怪招)

用户83xxx21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