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谁能离得开手机呢?刷视频是否卡顿、导航是否精准、打车是否顺利,全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可您知道吗?最近德国总理默茨干了件大事:宣布未来6G网络禁止华为、中兴参与!这事儿看似遥远,实则可能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联。 先说这禁令的直接影响——华为、中兴在德国的市场恐怕会萎缩,相关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估计要发愁了。但您仔细想想,这事儿是不是和当年美国强行拆除华为5G设备如出一辙?结果如何呢?《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如今5G基站仅有10万多个,而我国已超500万个!美国网络慢得如同蜗牛爬行,反倒让我们的TikTok在美国火得一塌糊涂。德国此次效仿美国推行“去中国化”,会不会也自食恶果呢? 往更深层次说,6G可不只是速度更快。专家表示,6G是“通感一体、通智一体、天空地一体”——听起来高深莫测,实则非常实用!未来,智能驾驶需依靠它实现精准定位,工厂里的机器人要借助它协同工作,甚至天上的无人机、地上的快递车,都得靠这张网络“牵线搭桥”。您设想一下,如果德国网络建设成本高且速度慢,智能工厂效率提不上去,而我国的5G已经催生出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和短视频,德国此举会不会让自己在智能时代落后呢? 不过,我们不必惊慌。工信部近期发布文件,明确表示要支持企业开展6G研发,华为、中兴早已在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积累了众多专利。正如俗语所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德国的这一禁令,说不定会倒逼我们将技术打磨得更加成熟。 最后分享两个观点:其一,德国的禁令看似是在“防范”我们,实则可能耽误自身发展——网络建设极为注重规模效应,不采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成本高且效率低,最终受损的是本国企业和民众;其二,基础网络确实能决定未来——正如盖楼需要打好地基,6G就是智能社会的根基,谁的根基稳固,谁就能在智能驾驶、工业4.0等领域领先一步;其三,技术自主至关重要——外部限制随时可能出现,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备无患。 您说这事儿有趣不?德国试图“去中国化”,结果可能让自己在智能时代落后;而我们在外部压力下加大研发力度,反倒可能让技术更上一层楼。您最期待6G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您如何看待德国的这一举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1. 《环球时报》2025年X月《德国6G“去中国化”:短期阵痛或换长期优势》 2. 《华尔街日报》2025年X月《美国5G滞后:封锁中国设备的反噬效应》 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5年X月《6G对社会效率的影响研究报告》 4. 工信部官网2025年X月《关于推进6G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意见》手机使用现状 德国5G政策 全球手机普及率 5g发展 5G 5G网络 5g实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