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美龄和胡琏,留下的一张合影,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4个人的神情令人难以琢磨,胡琏显得非常低调,而且站在后边,就是不知道什么事让他笑得如此开心。 胡琏这家伙,出生在陕西华县一个穷山村,1907年的事。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是普通农民,几个孩子挤一间土屋,冬天风呼呼灌进来,冻得直哆嗦。衣服就那么一件,兄妹轮着穿,饭桌上一个窝头分成几份,大家一口一口分着吃。父母不想孩子重蹈覆辙,咬牙供他读小学。他每天走山路去学堂,鞋破了光脚也去,学习认真,成绩拔尖。小学毕业,家里再供不起,他就去部队当文书,抄抄写写混日子。娶了村里姑娘吴秀娃,日子清苦但稳当。她帮他操持家,缝补衣服,婚礼简单得就几碗粗茶。 胡琏不甘心就这样过,他留意外面消息,知道黄埔军校招生,就报名去考。吴秀娃卖掉家当凑路费,他坐火车颠簸到广州,笔试面试都过关,进了第四期。那期学员多是人才,他跟同学们操练战术,早起跑步,晚上讨论军务。毕业后从基层干起,参与战斗,逐步升迁。在十一师当营长,上级曾伯熹看中他,把妹妹曾广瑜介绍过去。她家底厚,懂社交,两人见面聊军中事。婚后她在上层圈子活动,结识权贵,包括宋美龄那种级别。宋美龄是蒋介石妻子,在军政圈有影响力,常组织妇女慰问前线。胡琏靠这关系,加上自己能力,得到陈诚赏识,职位一路升到师长。 宋美龄那时候常去部队慰问,1941年抗日正紧,她带队到胡琏部队。那张合影就是当时拍的,她站在中间,两个女工作队员分站两侧,胡琏在后排左边。照片黑白,四人军装整齐,但表情各异。宋美龄面带微笑,看向前方,从容优雅。女队员一个右手扶腰,另一个左手握拳,嘴巴紧抿,严肃中带拘谨。胡琏军帽压低,瘦脸庞,嘴角上扬,牙齿微露,眼睛眯着,像被逗乐,但又藏着什么。整张照片背景是营房,捕捉了战时一刻。网上搜到这张,很多人讨论胡琏那笑,猜测是风吹眼还是别的缘故。历史资料显示,这是慰问活动结束后的留念,宋美龄巡视后提议拍的。 这张照片流传开来,成了胡琏生涯的一个小插曲。他在抗日战场上表现突出,1943年石牌岭战役,率十一师守住长江要塞,日军十万大军攻不破。全师官兵顽强抵抗,他指挥得当,获勋章升职。家里事也多,曾广瑜同意他娶堂妹曾广仙,两人共侍一夫,生下八个孩子。家庭规模大,他运气好,战场上总能脱险。1947年南麻交战,敌军围攻,大雨下了几天,地面泥泞,他指挥撤退,保存实力。次年淮海一线,开车狂奔,从包围溜走,到达后方。 1949年后去台湾,负责金门防御,古宁头战斗中部署布雷,挡住炮击,职位升到陆军上将。后来当驻越南大使,处理外交。晚年住台北,1977年心脏病去世,遗体海葬金门。宋美龄也去台湾,继续妇女工作,1990年代移居美国纽约,2003年过世,享年106岁。胡琏一生从穷小子到高官,运气加能力,战场屡屡逃生,让人感叹。宋美龄影响力大,推动抗日援助,两人合影反映了时代军政交织。 胡琏早年贫困,靠父母坚持上学,部队文书起步,不安于现状,考黄埔是转折。第四期同学命运各异,他逐步升迁,娶曾广瑜后仕途顺。宋美龄慰问部队常见,那张合影特殊在表情。胡琏低调站后,笑意明显,网上文章多分析是滑稽或诡异。石牌岭后名声大,家庭扩展,战场运气好,南麻大雨帮他撤。淮海逃生更传奇,去台湾继续军职。宋美龄晚年美国生活,两人一生轨迹交汇在那张照片。
